首页 > 诗文句子 > 诗词

从《林黛玉进贾府》浅析林黛玉的凄美形象

时间:2022-10-13 | 作者:佚名 | 阅读:

从《林黛玉进贾府》浅析林黛玉的凄美形象

浓郁的悲剧性笼罩着一大部《红楼梦》。无论是题记诗中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还是《红楼梦曲》中的“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都把“悲剧”二字诠释、演绎得生动如画、淋漓尽致。那一个个“水做的骨肉”的“红楼女儿”最后的命运或是香消玉陨,或是陷落泥淖,或是青灯古佛,或是远嫁他乡,或是披毡吞齑……一声声哀叹,一曲曲悲歌,赚尽了世人多情的眼泪,留下了多少佳话轶事。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似幻似真,从这部旷世之作问世之初,他们的命运就牵系着一代又一代无数读者的心。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林黛玉进贾府》,选自全书的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是小说的主人公林黛玉以及整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首次集体登场亮相。本文通过《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来探讨女主人公黛玉的凄美形象。

在选文中,是小说的主人公林黛玉第一次登场亮相。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对人物形象的刻画,直接影响着小说的成败。在这一章回中,作者并没有刻意地、直接地对黛玉做正面的、直接的描写,也就是说并没有直接刻画黛玉容貌外形和风度神色,而是通过阅历、修养、气质各不相同的各色人物的眼光,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地对黛玉进行了刻画描写,一个绝美的黛玉形象渐次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咏菊黛玉_问菊林黛玉_林黛玉问菊

众人眼中的黛玉、凤姐嘴中的黛玉、宝玉心中的黛玉,通过层层点染,让读者心中黛玉的形象越来越明晰,越来越鲜活,而其中蕴含的哀婉、悲戚之意韵也渐次显露了出来。

黛玉刚刚亮相,众人看她时,“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在这样几句空灵的描写中,我们看到的是弱不禁风的、病态美的黛玉。

“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这是凤姐见到黛玉后的惊叹。作为豪门大族、世家富户的当家少奶奶,熙凤应该是见过世面、阅人无数的厉害角色。既是如此,凤姐初见黛玉时,也不免要为之绝倒,叹为观止。这里面固然有讨好黛玉、逢迎贾母之意,但在相机行事、权诈机变的熙凤嘴中说出这样的话来,亦足见黛玉之美确是绝世之美。

在接下来“宝黛初会”的情节中,又通过从小便在女孩堆中厮混的“怡红公子”贾宝玉的眼睛,把黛玉的美浓墨重彩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娴静时如娇花照水问菊林黛玉,行动处似扶风弱柳。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里作者用五个对偶句,紧紧扣住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外形和气质特点,不惜笔墨,工笔描摹,精细入微地展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p神韵和风采。黛玉之美,不仅是一部《红楼梦》中其他女子没有的独特之美,而且是中外文学史中绝无仅有的、空前绝后的美。虚实结合,既有细腻精微的工笔,又有空灵通透的写意,行笔至此,一个鲜活生动、独具灵性的绝美黛玉已跃然纸上。

林黛玉问菊_咏菊黛玉_问菊林黛玉

在《红楼梦》的第一回中,作者是这样介绍林黛玉的:“林黛玉原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棵‘绛珠仙草’,由于‘赤瑕宫神瑛侍者’(贾宝玉)的辛勤灌溉,因此长得十分娇娜可爱,而且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态,幻化人形。”自然是美的,仙草化身的林黛玉更是美的。这样的前世仙姝赋予了今生黛玉清秀灵幻的美丽形象。

可是“自古女子多薄命”,黛玉的美并没有使她的人生一帆风顺。自幼“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的她只有依傍身世显赫的外祖母。外祖母可以给她优渥的物质、优厚的生活,却无法弥补父母缺失所带来的伤害,因此她有很强的自尊,更有很强的自卑感。“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便是她幼小的心灵承受了孤苦伶仃之感和寄人篱下之悲的具体体现。

咏菊黛玉_问菊林黛玉_林黛玉问菊

课文在描写贾母与黛玉相见情景时,贾母一见黛玉,疼爱得了不得,“一把搂入怀中,心肝肉叫着大哭起来”,不是外祖母不计较礼节,而是在那一刻,亲情胜过了礼节。可是待众人慢慢劝解住了,黛玉还是补行了拜见的礼节。听到后院有笑声,听到“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样“放诞无礼”的话语时,黛玉虽觉不妥却还是“连忙起身接见”。外祖母开玩笑地说:“你只叫她‘凤辣子’就是了。”温暖的话语包含着长辈对晚辈不尽的爱,可是她却不敢造次,“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此时的黛玉只是一个孩子,本该是天真单纯、不谙世事,本该是撒欢父母膝下尽享天伦之乐,本该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可是母亲逝去、父亲远离的经历却让这个孩子过早地承受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奈,过早地成熟起来。在与外祖母相见的那一刻,连久经世事的老人都控制不住情感,更何况是一个稚嫩的孩子呢?可是她却不敢逾越本分,她时时刻刻记得母亲说过的“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她从见到的“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何况今至其家”看出外祖母家的阔绰与不凡,所以她“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她的小心谨慎,她的自尊自爱,让我们更加感受到黛玉的可怜可敬。

黛玉是个才女,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黛玉的才华也只能选择掩藏。贾母问黛玉念过什么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宝玉问黛玉可曾读书时,黛玉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从这两次不同的回答中,可以看出黛玉已经意识到先前的实话实说有不谦之嫌,马上留意改口,也说明黛玉时时刻刻掩藏自己的才华。可是“腹有诗书气自华”,黛玉的才华是掩藏不住的。第一次结诗社时以“咏白海棠”为题,限一支香时间作出,作不出者则罚。众人苦思冥想之际,只有黛玉不以为然,或静观秋色或独抚梧桐、或又和丫环嘲笑。待众人纷纷交卷之际时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蹄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众人看了,都道这首诗写得极佳。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林黛玉的才华和文学素养实在让人叹服。她的才华体现在一挥而就,体现在妙语连珠。她的文学成就是大观园中任何一个诗人都无法超越的,那种浑然天成、那种挥洒自如、那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那种没有斧凿痕迹的诗歌是别人难以企及的。

问菊林黛玉_林黛玉问菊_咏菊黛玉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深得之精髓,陶渊明也因此成为隐逸诗的代表。而黛玉在《红楼梦》中也是“魁夺诗”,她的《咏菊》、《问菊》、《菊梦》更是独占鳌头,无出其右。“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这是在咏菊吗?还是借菊抒发诗人的情怀呢?这多愁善感又有多少人理解呢?“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黛玉表面是在问菊,实际是不是在问自己呢?一生追求清高孤傲,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愿随波逐流,却不知将与谁共隐?是啊,茫茫人海中又有谁是真的知音呢?三首词,与其说让我们感受到了她的才华,不如说是她内心幽怨的真实写照。

毫无疑问,才冠群芳的黛玉以她独特的诗才用白海棠、菊等意象刻意表现自己的孤高自傲、洁身自守。而说到《红楼梦》中的诗,任何读者也无法回避那首自伤身世、自谶命运的《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唱得凄美、叹得断肠,是对落花的怜惜,更是对自己孤零身世、悲惨命运的自怜自叹。“一年三百六十五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语意双关,既有对她所处环境冷酷、寒苦特点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对来自各方面打击、迫害自己的无情事实的沉痛控诉。“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是备受摧残后的坚强,是饱经磨难后的觉醒,是在追求自由、幸福而不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愿受辱被污、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和不阿。“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悲怜的是随风而逝的落红芳菲,凄悲、迷离、怅惘,是对不公平命运的质问,也是对生命无常的叹惋。“试看残灰渐落,便是红颜老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土两不知”是诗亦是谶,水做成的骨肉,花化成的魂魄,终将随流水而飘零,随轻风而飘逝,与其说是黛玉对自己悲惨处境的沉痛预言,不如说是与这个黑暗、混浊,摧残美好,损害纯洁的世界决裂的宣言!绝美的黛玉,最终就如这花一般随流水、随轻风而逝去了,留下了缕缕清香问菊林黛玉,震撼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魂魄。

绝美的《葬花吟》只有绝美的黛玉才能写就,而诗中那些凄美的意象无一不是黛玉凄美精魄凝聚而成的。可以说《葬花吟》是一首挽歌,是真的挽歌,是善的挽歌,是美的挽歌!正像红学家吴启祥先生所认为的那样:《葬花吟》是林黛玉呕心沥血用生命谱出的绝唱。其实也可以看作艺术家对于人物从内在素质到外部造型的一个总体构想,它的意义不单是诗谶,也足以提示人们:林黛玉的艺术形象不同凡响,堪称花的精魂、诗的化身。无论怎样,花总是给人绚丽芬芳的美感,而如花般美丽的黛玉却美得惊心动魄;花的生命是短暂的,总给人瞬间芳华的伤感,而如花般美丽的黛玉却美得让人绝望!绚美如春花的黛玉最终是泪洒潇湘馆、魂归离恨天了,但做为中外文学史上的一个不朽的形象却给读者们留下了无数叹息的流不尽的眼泪。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人生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话剧大师曹禺先生在《雷雨》中也表达了这样的主题,家庭本应是温馨而和谐的,爱情本应是浪漫而甜蜜的,人世间的一切本应是美好而令人留恋的。可是在《雷雨》中,家庭却是冷酷的,窒息着人的天性;爱情却是残忍的,吞噬着人的温情;人世间的一切却是混浊的,淹没了本应美好的一切。那么,《红楼梦》的作者,不也是在把原本美到极致东西毁灭之后呈现在了我们读者面前的吗?

选文《林黛玉进贾府》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如娇花照水,如弱柳扶风的古代美女,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心较比干多一窍”聪明多慧的绝世才女。也正是在这一章回中,对黛玉形象的刻画,对黛玉形貌、神态、气质绝美的描摹,使黛玉的形象在小说开始就深入人心,成为中外学史上典型的悲剧形象。正因为“至美”,愈显其“至悲”。毫无疑问的是,黛玉是现实世界的失败者,但她却是理想主义的化身,审美意义上的胜利者,她的哀婉、悲伤、忧思、苦痛,还有她那毫不吝惜的艺术才华和泪水,甚至她的悲惨命运,都撼人心魄,尽管绝美,但更凄美,是真正意义上的悲剧美。

以上为陆作网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