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读睡前故事,让孩子背古诗练表达……山村教师的战“疫”日记值得点赞
年初疫情爆发期间,一位山村老师带领全班学生开始了一段特殊的“书香战疫”生活。她督促学生背古诗,给孩子讲睡前故事,引导孩子观察生活并表达出来……孩子的成长让她非常惊喜:二年级的孩子一口气能背诵70多首古诗词,写的童诗温暖而明亮……让我们跟随她的战“疫“日记,一起来读读看。
01
山村孩子是爱学习的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山区小学,班里49个孩子,有17个孩子是外来务工子女,本地孩子也都散居在各个村岕。
今年的疫情正好发生在春节期间。让一群天性爱动的孩子们呆在家里不让出门,肯定会引发一些问题。果不其然,1月26日,大年初二,就有家长私下问我:“老师,我家孩子整天看动画片,怎么办?”同一天,又看到5位家长发朋友圈,吐槽一家子全部“闷”在家里的痛苦。有什么办法可以解放家长,也让孩子们不会无聊呢?
我想到了让孩子学习背诵古诗词。孩子人手一册《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让孩子们“跟着古诗游神州”,专门学习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古诗词。
每天下午两点,我在群里发语音指导孩子理解、记忆和背诵,同时发相应地方的图片,讲述流传的故事。
第一首学的是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对于背诵要求我没有做硬性规定,只在群里发了一句导语:“特殊时期,让我们一起努力,养成‘家有读书声’的良好家风,让学习和吃饭、呼吸一样自然。”没想到,当天晚上微信群里都是孩子们背诵古诗词的视频或音频。
我心头一热:山村孩子是爱学习的!他们愿意用书香来丰盈自己。但根据前两个假期家访所见,孩子们家里很少有课外书籍,家长也不太主动陪伴孩子读书。
于是,每天晚上8点,我开始在微信群给孩子们读系列故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孩子们很喜爱。讲故事前,有孩子微信发来语音:“老师,我已经在被窝里啦,听完今天的故事我就睡觉啦。”这让我不由得用更柔和的语音来读故事。孩子们可能并不知道,他们的期盼,也是对老师的一种鼓励。
接下来几天的“书香战疫”一如既往,只是阵地转移到钉钉群。钉钉群可以直播,我制作了PPT、视频等,更好地展现了古诗描绘的神州风光。学习《咏柳》,我建议孩子们戴上口罩去山脚溪流边寻找杨柳新绽的芽孢;读了《竹里馆》,我建议学习诗人王维去屋后竹林里“长啸”一番,当然,我会先在群里教孩子们学会深呼吸……古诗词学习与生活融合,缓解了这个特殊假期带来的郁闷。
02
特别的战“疫”日记形容父母爱子女的古诗词,记录孩子们别样的成长
2月8日,元宵节。新华社官微发文《今夕元宵,月圆灯明,人长久,百病清》:“今夜/本该是一个/灯火辉煌的喜乐之夜/本该是一个/风清月明的诗意时节……”放了15张图片,其中第12张图片是“2月5日,患者在江汉方舱医院内……”这是方舱“读书哥”入镜的照片首次出现在新华社媒体,其时文字里并没有提到“读书哥”。但当时看到这张照片,心里眼里发热:方舱医院里,亦有书香!
2月9日,县教研中心的网络课堂开始,我停止了群里每天下午的古诗词诵读学习,只保留每天晚上八点的睡前故事。“当然,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根据小册子上的注音自己往下背诵哦。”我的心里闪过前一天晚上看到的方舱读书照片,暗暗地希望学生能够坚持。但是增加了一项观察实践的口头作业:每天观察家人或者电视新闻里医务人员的言行,“学会称赞”。教研中心的网络课堂是拓展性学习,指导孩子们学字理,认汉字,正确端正地书写汉字。孩子们学得津津有味。
2月15日,县教研中心的网络课堂引导孩子们学习欣赏、创作儿童诗。微课虽然只有短短的20分钟,但是凸显了儿童诗学习的关键。摘录孩子们课后创作的几首儿童诗:
“姥姥房间的灯/就像一个盘子/高高地挂在天花板上/我按了一下开关/快看!它变成了一个小太阳”(徐沐晨《灯》)
“一场春雨过后/小草上都是露珠/会掉色吗/我们光脚踩在上面/脚会绿吗/我跑着跑着/会变成小花吗/我的双手就是花朵的瓣”(张亦菡《我是小诗人》)
“太阳公公睡醒了/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爬上了山顶/拿出了大大的手电筒/照亮了大山/照亮了森林/照亮了田野/照亮了房屋/它们在光芒里慢慢苏醒”(龙飞宇)
都说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果然,这些诗如此明亮温暖。一读再读,回味无穷。
2月17日,再次看到人民日报官微关于方舱医院的报道,看后感慨良多。又想起方舱读书的照片,冒出一个念头:有没有孩子根据手头的《小学生必背古诗词80首》接下来自学、背诵古诗呢?在群里问了一下,举手的有40多人!不由得一惊:没想到那么多孩子能够坚持。
3月8日,第二天开始要上二下册的新课了。孩子们自己坚持了那么多天的古诗词背诵,如何给他们一个展示的舞台?经过与家长的沟通,我决定下个周末以视频会议的形式组织孩子们开展一次古诗词背诵比赛。宣布了比赛规则:看谁连续背的古诗最多,背诵时间不限,但是中间如果停顿超过10秒就算结束。比赛自愿报名参加。
3月11日,语文课代表徐雨馨同学在语文群里宣布《九九消寒图》完成,并拍照上传。于是,《数九歌》在每个家庭响起,飘散于多个山村。从2019年12月22日冬至开始,我和孩子们每天在教室里涂一个《九九消寒图》梅花花瓣。
寒假前的休业式上,我请课代表把《九九消寒图》带回家,代表全班同学在寒假里继续每天涂一个花瓣。“九九已满,春暖花开”。我和孩子们聊道,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九九”是个神奇的词儿:冬至日当天“起九”,到“九九”就是艳阳春日;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修成正果……“九九”里是寒冷的等待,是真实的艰难,“九九”后是春暖花开,是苦尽甘来。“我们山村孩子有特别的幸福——山上人少,同学们可以去山间找找春天。”
放寒假前孩子们在教室里每天一人轮流涂《九九消寒图》。
3月12日,植树节,一个种植希望的日子。新华社官微权威发布:总体上我国本轮疫情流行高峰已经过去。卫星发现一个信号:中国耕地正在绿起来。在大寒节气被冰封的希望,在一天一天的日脚里开始复苏、萌芽。阳光下,一片新绿“树”起必胜信心!
3月14日,是与家长们商量好背诵古诗词比赛的日子。全班孩子全部报名参加背诵比赛。多日的古诗词浸润,孩子们陶醉其中,不亦乐乎。少则十来首,多则四五十首,各有千秋,均给予大力表扬。最高记录由马涛同学创造,一连背了71首!
一次展示,显示孩子们潜能无限。这些古诗词,已经从书本转移到了孩子们心里。也许他们现在还不能完全理解诗意与诗情,但是,这些童年养在心里的书,会在以后一些特定的情境里再次生长,枝繁叶茂。在战“疫”日子里种植“心书”的经历,将会赋予孩子们无限生长的力量。这份力量,也会在以后一些特定的情境里再次生长,枝繁叶茂。
03
是“书香战疫”,
也是一次实实在在的养成教育
如今,孩子们已回到课堂上课。回忆这段宅家“书香战疫”,突然发现,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养成教育的案例!
比如家国情怀的培育。
在小学生养成教育里,家国情怀从来不是一个空洞的词语,它涉及的是具体的行动、每日的耳濡目染、自然的生发。“跟着古诗游神州”,我在PPT里做了祖国的地图,每学一处地方的古诗,就在地图上相应的地方用红点点“打卡”,孩子们一边背古诗,一边感受着祖国处处山川之美,赞美祖国与浸润传统文化的美好相辅相成,油然而生。
宅家久了,受到“跟着古诗游神州”的启发,孩子们就近爬爬山,看看水,挖挖笋,采采茶……于是,“学会称赞”的内容又扩展了,孩子们又赞美起了自己的家乡。一个孩子说:“今天,我站在河边,看见柳树的枝条挂到河面上了。”他没有说溢美之词。我相信,家乡这个春天里寻常的一幕,会深深印在他心里成为家乡符号之一。也许,这样的画面,也只有在静下心来感受的时候,才能发现。
比如各种习惯的养成。
在学校的网络课堂开始之前,班里孩子的学习节奏是:上午写寒假作业,看课外书;下午学习古诗;晚上听老师读故事。没有硬性规定,但是四十几个孩子每天自发在群里发诵读古诗视频打卡。学校的网络课堂开始之后,尽管下午的学习古诗停了,但绝大多数孩子在接着自学古诗。
背诵古诗词,培养了孩子们坚持兴趣,迎难而上的力量;学会称赞,引导孩子们发现美好,分享美好;听读故事形容父母爱子女的古诗词,让孩子们发现,原来快乐很简单,哪怕一点点时间就够了;《九九消寒图》则告诉孩子,再冷的冬天都会过去,春日暖阳总会到来……
比如表达能力的提升。
除了古诗词学习外,这次宅家学习,孩子们还收获了另一个成长: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我要求孩子们进行观察性的口语表达练习,有孩子发现自己妹妹的可爱:“妹妹抓着自己的小脚,用力往嘴边拉。看见我在看她,立刻放开小脚朝我笑起来,可爱极了。” 有孩子利用说话技巧劝说父母。比如有孩子爸爸不愿意戴口罩,女儿劝到:“爸爸,国家规定出门要戴口罩!我们要遵守规定。再说,你看医生和护士阿姨们多辛苦啊,我们不能添乱!还有,平时你老是要我自觉自觉,你也应该自觉嘛!”家长听了后心服口服。孩子们还练习了怎么劝说别人不食用野生动物,劝说老人用公筷等等。
比如精神力量的锻造。
背诵古诗词,培养了孩子们坚持兴趣,迎难而上的力量;学会称赞,引导孩子们发现美好,分享美好;听读故事,让孩子们发现,原来快乐很简单,哪怕一点点时间就够了;《九九消寒图》则告诉孩子,再冷的冬天都会过去,春日暖阳总会到来……
语言的力量是巨大的,语言表达是把想法、思想和情感充分结合,传递能量、有效沟通,也是人类在思想交锋中最有力的武器。
两个黄鹂专为5-8岁小朋友量身打造——《教你绘声绘色讲故事》,5节名师直播网课,个性化辅导,品语言之美,让声入人心!
以上为陆作网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 《游子吟》:父母健在,是子女最大的幸福
- 下一篇: 关于梨花的诗句,描写梨花的诗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