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父母健在,是子女最大的幸福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华夏源远流长的古诗词,是文化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品读经典,我们就是在和诗人进行心灵的聚会,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汲取和传承民族精神。昆明市东川区图书馆现推出“古诗词品读”活动,期待和你一同徜徉在千古美文中,同经典相伴,与圣贤同行。
古诗词品读
游子吟
❥主持嘉宾:毛雯辉
❥朗诵:黄秋雅(东川区第四小学三年级)
❥视频时长:2分37秒
❥视频由云南春睿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摄制
游子吟
【作者】孟郊 【朝代】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作 者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
注 释
①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体名称。
②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③临:将要。
④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⑤谁言:一作“难将”。言:说。
⑥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⑦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⑧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⑨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
⑩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译 文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形容父母爱子女的古诗词,
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赏 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全诗共六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之情。此诗情感真挚自然,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形容父母爱子女的古诗词,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 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福 利
古诗文就像璀璨的明珠,在文学艺术的星空中熠熠辉,又像千年的香气,在文学艺术的长廊上弥漫、缭绕。那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诗歌给了我们美好的享受,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益处。让我们在吟诵中斗志昂扬!
昆明市东川区图书馆现推出“古诗词品读”活动,期待和您一同徜徉在千古美文中,如果您的孩子喜欢古诗词,能清晰、响亮的朗读,爱好表演,欢迎积极报名参加本活动,选中的孩子,东川区图书馆将免费为孩子拍摄朗诵视频(服装、道具及化妆自备)并发布展示。(注:仅限东川区就读小学生)
报名方式:用手机录制一段视频发送至邮箱:
联系人:高馆长
以上为陆作网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 表达思乡感情的诗句
- 下一篇: 给孩子读睡前故事,让孩子背古诗练表达……山村教师的战“疫”日记值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