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写下一首词,最后两句流传千古,苏轼爱不释手
在湖南郴州,有一个三绝碑。
“三绝碑”所谓“三绝”即秦观的作词、苏东坡的跋、米芾的书法。
众所周知,秦观,字少游 ,他是苏轼的门生,相当于苏轼的学生。
秦观写了一首词,老师苏轼非常喜欢,在秦观去世后,苏轼将其中的句子写在扇子上,以示不忘。
是什么样的作品,能得到苏轼的青睐呢?
这就是秦观被贬郴州时,写下的名作《踏莎行·郴州旅舍》。
《踏莎行·郴州旅舍》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这首诗凄苦哀怨,是秦观被贬于郴州时所作。
北宋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9月,宋哲宗亲政,开始重新任用新党之人,以苏轼为代表的元祐党人相继被贬出了京城。
苏轼被贬到了惠州,作为苏轼的得意门生,秦观也一同遭贬。
秦观先是被贬为杭州通判秦观最著名的十首诗,又贬处州,后来,又迁徙到湖南的郴州,最后,又被贬到雷州。
这一次贬谪,对秦观影响很大,他被削去了所有的官爵、俸禄,心中的悲苦凄凉可想而知。
这首词名为“郴州旅舍”,就是被贬郴州时所作。
秦观此时的凄苦与悲凉,在这首《踏莎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起首的两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展现了作者无限凄迷的心绪。
身处凄苦荒凉的境遇,他站在旅舍一直观望,寻找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桃花源”是陶渊明笔下的乐土,更是秦观此时向往的所在。
可是,一个“失”,一个“迷”,桃源终究是寻不到了。
春寒料峭的时节,诗人孤独地困于凄清的旅馆,杜鹃声声,诉说着“不如归去”,夕阳沉沉,摇摇西坠,怎能不触动诗人的身世凄凉之感呢?
“孤馆”、“春寒”、“杜鹃”、“斜阳”,这些意象,构成一种强烈的凄冷气氛,而诗人的整个身心就被这凄冷的气氛吞噬,愁云惨淡。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评价说: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
秦观被贬,就没有朋友捎来问候吗?
有。
“骑寄梅花,鱼传尺素”连用了两则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秦观最著名的十首诗,可见,还有很多朋友在关心着他。
可是,每一封关心安慰的书信传来,都会触动词人那根敏感的神经,他追忆往昔生活,感慨如今的困苦处境。
“砌成此恨无重数”,友人的书信,让秦观更加的愁苦,砌成愁苦的墙,一层加一层,数都数不清。
望着郴江的山水,在绝望凄凉中的秦观吟出最后两句:
郴江啊,你本来是围绕着郴山而流的,为什么却要老远地北流向潇湘而去呢?
这是所有悲情的集中爆发。人生的某些境遇,如同洪流,它总是把人带到深不可测的远方。
苏轼最钟爱这两句。
1100年,秦观去世了,苏轼听闻他的死讯,悲伤不已。
他将这两句诗写在扇子上,时时抚看,以表示对秦观的怀念。
他又在扇子背面写下“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的跋语。
少游走了,就算再来一千个人一万个人,又有谁能代替他呢?
后来,著名书法家米芾把秦词、苏跋书写下来传到郴州。
郴州人为了纪念秦少游,把秦词、苏跋、米书刻在碑上,史称三绝碑。
秦少游死后166年,南宋咸淳二年(公元1266年),有个叫邹恭的来郴州当知军,他再把原碑拓上,转刻在苏仙岭白鹿洞的大石壁上,这就是今人所看到的"三绝碑"。
△湖南郴州的三绝碑石刻
我们读“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懂了他的豁达;
我们读“树绕村庄,水满陂塘”,懂了他的闲适;
我们读“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懂了他的幽静;
……
可是,他不会永远是那个无忧的少年,只有读了这首词,才明白秦观那一刻在郴州的凄凉断肠。
每一个人都是多面的,不可能永远幸运和快乐,总有失意的时候,当失意的时候,那一刻的断肠凄凉通过诗词流传下来,让我们懂了诗人的爱与恨,悲与愁。
以上为陆作网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 孝敬父母的5首古诗
- 下一篇: 周王用10车黍米羞辱郑庄公,庄公稍加改饰,就当尚方宝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