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望庐山瀑布》精讲【小学生必背古诗词】二年级上册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从远处看去瀑布好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怀疑是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注释】
1.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练习题
一、给下列字加上偏旁组成本课的字,再扩成三个词写下来。
暴:( )、( )、( )
此:( )、( )、( )
寺:( )、( )、( )
二、按下列要求填空或回答问题。
1、生紫烟的“紫”字望庐山瀑布的古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的部首是( )部,余下的部分是( )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的音序字母是( );该字的上半部分笔顺是
2、鸣翠柳的“翠”字,该字的上半部分写成“羽”字是否正确?
“柳”字的右半部分的笔顺是:
3、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含”字,哪儿容易写错?它与“岭”字的右半部分有什么区别?
4、这首诗的作者是-,这是一首___诗(填诗体名称)。
5、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三、把诗句补充完整,先解释带点的字,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1、日照( )生( ),( )瀑布挂( )。
2、( )直下( )尺,( )银河( )天。
四、在正确的理解后面打“√”,错误的打“×”。
1、“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三千尺”指的就是一千米高。( )
2、“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银河落九天”是指银河从天的最高外落下来。( )
3、“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万里”是虚指,意思是行程很远。( )
4、“一行白鹭上青天”中的“青天”指的是青色的天。( )
五、按照所注的停顿来读《望庐山瀑布》,以它为例,找出《绝句》的停顿,再有感情地朗读。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六、阅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问题。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东坡志林•记游庐山
苏轼
“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故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注]谪仙:李白。
1、古人有“七言诗第五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的评述,请以李白诗中的“挂”字为例,加以赏析。
2、以下诗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它们的表达效果是:
飞流直下三千尺:
千古长如白练飞:
3、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给下列字加上偏旁组成本课的字,再扩成三个词写下来。
暴: 瀑、曝、爆 ( 瀑布)、( 曝晒 )、( 爆炸 )
此: 紫、呲、些 ( 紫色 )、(呲牙 )、( 一些 )
寺: 持、诗、侍 ( 支持 )、(古诗 )、( 侍奉 )
天: 吴、吞、蚕 ( 吴国 )、(吞没 )、( 蚕丝 )
二、按下列要求填空或回答问题
1、生紫烟的“紫”字,用部首查字法望庐山瀑布的古诗,应查的部首是( ⽷ )部,余下的部分是( 六 )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的音序字母是( Z )。
2、鸣翠柳的“翠”字,该字的上半部分写成“羽”字是否正确? 不正确 。
“柳”字的右半部分的笔顺是: 丿
《望庐山瀑布》讲解
专家 | 郦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赏析的是李白的名作《望庐山瀑布》。
其实《望庐山瀑布》原来是有两首诗的,当然这两首都是李白的,第一首是五言古体,我们今天这里选的要赏析的是第二首。庐山大家都知道,在今天江西省的九江市南面,历来就是文人墨客的最爱之一了,但自从李白吟咏庐山瀑布之后,似乎所有的诗都黯然失色了。
那么我们就来仔细看一看这首诗它到底好在哪儿?诗的题目有一个“望”字——《望庐山瀑布》,所以全诗也都围绕着“望”来展开。首先是远望、瞭望、遥望,这才能领略瀑布的全景。其次这个“望”它是刻意的,他不是瞥了一眼一言,他不是瞅了一下,他是专心的,他是主动的,他不是偶遇,也不是简单的邂逅,所以整首诗虽然短小,但其中有一些曲折微妙之处,显示了作者独具的匠心与精巧的构思。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第一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就是香炉峰,雾气笼罩之上,就像飘着烟的香炉一般。第一,香炉峰是为了更好的望瀑布,突出这个“望”字。第二,香炉峰雾气缭绕,一路走上去让人对瀑布产生无尽的遐想,还有第三,“生紫烟”中既透露出超然世外的心情,而且还显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观察感,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也就是把庐山的风景从整体上提升到一种大泼墨,大写意的境界中,这就为后面继续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奠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所以李白这首诗从一开始就是气度不凡、飘飘欲仙了,第一句的铺垫非常高妙。
第二句就没有必要继续高妙,总是高妙,后面就很难再翻出惊喜。所以第二句平淡无奇,一方面交待了西登香炉峰的结果,这是承上,另一方面又明确给出了瀑布的整体形态和第一印象,这是启下。承上启下。
第二句虽然平淡,但还有两个字需要斟酌一下:一是“川”字,由于山、川常常并称,所以读者很容易把这个挂前川理解为挂在前面山崖上,有的李白诗的版本就做“挂长川”,这样可能更容易理解诗境:瀑布从高崖上倾泻在下面的河道里,仿佛挂在长河之上,而这个长河又流经香炉峰下,在李白身下、面前,所以又可以叫“前川”。第二个是“挂”字,它既是实写瀑布的高度落差,也隐约包含着一种比喻,一般而言,只有帘子、帘幕才是挂的,但这个比喻实在太寻常、太小家子气,李白都不稀罕说出来,让你们看看这个天才的想象力,所以李白用这个“挂”字虚晃一枪,蓄势待发。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三四两句则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两句的气势非常之大,但细细读来,还是有波折,有递进的。
“飞流直下三千尺”,用了极度的夸张,但仍是实写,仍是把“挂”字写足。如何挂?是飞、是直。“飞”是飞腾舒展的形态,这是瀑布的上端,刚冲出悬崖的时候。而“直”既表示笔直的,也表示一览无余,这是瀑布的下端,即将落入河道的时候,所以“飞流直下”是一个完整的水流下落过程。
至于“三千尺”,固然用了夸张的手法,但说实话,夸张是最没有技术含量的艺术手法,尤其是这种数词夸张,如三百杯、三千尺、三千丈,那都是信手拈来,吹牛谁都会,而为何李白的夸张就那么夺人眼球呢?其实,真正好的夸张不在于吹出去多远,而在于吹出去多远之后都能拉得回来。也就是说夸张先让你不信,后让你信,这就造成了巨大的联想空间和情绪上的跌荡。“飞流直下三千尺”,这也很荒谬。但紧接着说:“疑是银河落九天”。天上的银河,无论怎么形容它的广阔辽远都不过分吧,所以这又在情理之中了。
【赏析】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一笔挥洒,字字铿锵有力。“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
诗人犹嫌未足,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惊人魂魄。“疑是”值得细味,诗人明明说得恍恍惚惚,而读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觉得只有这样写,才更为生动、逼真,其奥妙就在于诗人前面的描写中已经孕育了这一形象。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可见,“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虽是奇特,但在诗中并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形象的刻画中自然地生发出来的。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以上为陆作网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 盘点芙蓉花古诗词十首,秋色芙蓉一道开!
- 下一篇: 春天的柳树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