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句子 > 诗词

王瑶谈摄影:用心灵之光捕捉生活的意象

时间:2022-10-17 | 作者:佚名 | 阅读:

王瑶谈摄影之二《捕捉意象》,王瑶 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轮到你了:在2016年5-10月间,王瑶利用参加各种扶贫、援疆活动、节假日及工作之余,以视觉叙事的方式,拍摄当代中国。西从帕米尔高原的塔县和南疆的喀什,东到渤海之滨的天津,历经四川巴中,陕西安康,河南三门峡,安徽宣城,江苏宁、苏、常,王瑶的足迹几乎横穿了整个中国。她努力捕捉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种种意象,镜头始终聚焦工人、农民和基层群众,记录他们的生命状态和价值追求,反映他们的“真善美爱”。今集结成册,收入王瑶谈摄影之二《捕捉意象》。

在越来越多摄影师反对影像阐释的今天,王瑶选择慷慨且极其坦诚地将她在拍摄当代中国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所获,一一诉诸笔端。这是一位成熟的摄影师经过多年摄影实践,对于摄影于艺术多年思考沉淀的有感而发。在恳切真挚,笔端充溢热切深情的文辞中,作为读者,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作者对摄影艺术,更是对镜头前一个个普通人发自内心的敬意。她以一颗丰富善感的心,捕捉每一个心灵之光闪耀的瞬间,以自己个性化的影像语言,展现这些普通人的尊严与精神品格。

这些极易陷入陈词滥调的题材,王瑶拍得深情而富有诗意。她镜头下的少数民族、工人、孩子,纯净美善。她以实际行动现身说法,只要用心发现和捕捉,只要坚持个性化的表达,终有所获。

在王瑶的影像艺术观里,“特定性瞬间”、“意象”是经常被提及的理念词汇,这是摄影师多年实践中心得总结,每一幅作品中都涌动着这些因子。在书中,王瑶也将这些结合自己的实际案例,为大家讲解分析她心目中的“特定性瞬间”和摄影的“意象”。让我们跟随这些静美深情的影像旋律,似音符般跳跃的文字节奏,一起走进王瑶的影像世界以及她所理解的摄影艺术。

用心灵之光捕捉生活的意象

王瑶 文丨图

所谓意象,一般是指蕴含一定寓意的形象和境界。相对于概念性的抽象和客观性的具象而言,意象介于二者之间,是主客观的统一。我认为,在生活中捕捉、升华出具有一定寓意的意象,将赋予影像更多的内涵和价值。

首先,作为摄影者如何对待生活?生活的主体是人民,其中自然包含着对人民的态度。我认为这是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也衡量着一个摄影师的基本价值观。生活需要热情意象的例子,但仅此是不够的,还需要敬畏。敬畏生活,敬畏人民,是摄影师的一个原点。因为敬畏,自然就要放下身段。这个原点看起来站位很低,但摄影师如果能站在这个原点上,他实际上就获得了摄影的制高点。

中国古代有不少怀着悲悯情怀描写劳苦人民的诗文,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佳作。如果站在云端俯瞰芸芸众生,居高临下,就会隔膜得很。我们在拍摄时往往也会站在高处,用俯角去拍摄,但只要我们心里是在仰视生活、仰视人民,无论角度如何,都是站在原点上。

敬畏生活,同时融入生活。身子要沉下去,与群众产生心灵的碰撞和情感的共鸣,甚至血脉相通。我在皖南宣纸厂拍摄选洗燎草的工人时,那里的工作环境十分艰苦,尘雾弥漫,一位女工尽管戴着口罩,还是被呛得呕吐不已。我待在那里拍摄,三个多小时下来,头晕目眩,一直想吐。 看到这些工人挥汗如雨,看到他们衣服上结着厚厚的盐碱, 我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

我的影像被深深地打上情感的烙印。画面有油画一样的色泽和光影,可内在却是那么的沉重。一位友人看到这些照片时说,它们如同米勒的油画,能够看得出你是融在这些人之中的。没有这种融入,没有心灵碰撞的火花,就拍不出感人的影像。

我还拍摄了一个挑燎草的工人,当时心中浮现一个高山的意象。是的,远景是一座大山,他挑担的形体与背景相叠,正宛如大山,那是生活的,也是我心灵的。

在文化援疆的几天里,在新疆的著名摄影家李学亮同志陪同我驱车十多个小时,穿越雪山冰川,来到祖国西部边陲帕米尔高原的塔县,先后到了马尔洋、瓦恰和班迪尔乡,住在塔吉克老乡的家中。塔吉克人热情豪爽,苏克苏尔一家待我们亲如家人。我拍摄这家人的生活,拍摄他们的劳作、起居,拍摄他们会友、祭扫。

虽然彼此语言不通,但是自觉情意相融、血脉相通。

我怀念在塔县的日子,情感上的相融超越了身体上的不适。在那里我不仅创作出作品,更重要的是,它留驻在我的心灵。

敬畏生活,融入生活,同时也要提炼生活。日常的生活大都是平凡的,甚至是平庸的,然而,精彩往往就潜藏在这平凡和平庸之中。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意象的例子_意象的作用_意象是什么

正是如此。对摄影师来说,关键在于你是否练就一双能够敏锐观察、捕捉、提炼生活的眼睛。眼里有美,眼里有意境,眼里有故事。优秀的摄影师总是拥有一双生活的眼睛、人民的眼睛;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爱,捕捉表象下的内在精神。

在四川巴中拍摄的作品中,有一幅是夜晚收工后,女清洁工和放学的孩子依偎相伴的情景。母女之情,如同那暖调的灯光,发散在夜幕之中,让我为之心动。人性之美、人文精神,赋予影像以永恒的魅力和超凡的意象。它召唤我们去忘我地追逐、捕捉,它值得我们去忘我地追逐、捕捉。

那么,如何捕捉生活的意象? 对摄影而言,关键是把握三个要素:物象—意象—影像。物象是客观的,然而,它们在不同摄影者的主观感受中并不相同。当摄影师的瞬间触觉透析出客观物象的内在特质,或生发出具有关联性的形象,物象即转化为意象;之后,再由摄影主体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法转化为影像。一般来说,这个过程往往是刹那之间,甚至是千分之一秒。

意象的转化是主客观统一的过程,要求摄影师在捕捉物象时处于高度主动、活跃和紧张的状态,充分调动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让主观意识与物象的特定状态瞬间对接,在“特定性瞬间”中升华出意象来。

意象是意识叩击物象产生独特想象的结晶。意象转化为影像后,相对于客观物象来说,是“它”,又不是“它”。比如,我在宣城造纸厂拍了几张工人手臂的特写,有一只手的、有几双手的。相对于原来物象的手,它通过光影产生了艺术的升华,发散着生命的韵律,给人以遐想。在我的影像中,试图形成一种韵律,来再现造纸的工艺。当这种韵律在光影中跃动时,我似乎听到心跳;我仿佛觉得,那纸,是一种生命的呈现。 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已不再是原本的手了。

捕捉意象,包括“物象—意象—影像”的过程。 如果要通俗地表达它,那就是“眼到—心到—手到”。捕捉这个瞬间很短暂,但要达到一种较高的境界,需要有漫的长过程。

捕捉意象,关键是摄影主体。对摄影者来说,如何能达到这种境界呢?

物象是客观存在的,它变或是不变,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用心灵之光捕捉意象,创作出有价值的影像。这取决于摄影主体的思想理论素养和价值判断。

人文精神是摄影不能丢弃的灵魂。好的影像能拍出灵魂,让人读出感人的故事。摄影师的心灵之光,要靠人文精神去点燃。

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摄影师要通过长期实践,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敏锐的瞬间触觉是长期积累而转化的本能反应,一旦它在影像中呈现,将熠熠生辉。

当然,技术因素也不可或缺。画面的构成、色彩、影调、曝光等,决定了影像的生成效果。

经过这段时间的拍摄,我常常陷入沉思和反省之中。摄影的海洋,浩渺广阔,难以穷尽;生活的甘苦,百味杂陈,尚待品尝;创作的道路,崎岖漫长,永需求索。面对这些,我自觉贫乏与浅薄,唯有一颗不曾懈怠的心和奋斗的勇气, 将鼓舞我继续探索、前行。

愿更多的摄影师用心灵之光捕捉意象,拍出更好的影像。

接下来,我们以书中9个单幅(组照)的实际案例的形式,来阐释作者眼中的“特定性瞬间”以及如何抓取生活中的“意象”。

意象的例子_意象的作用_意象是什么

案例 一

初到新疆,越野车颠簸盘旋在山路上,我坐在前排,便于拍照。尽管看过一些帕米尔高原的影像,然而,扑面而来的风景仍出其不意,目击之间让我心摇神迷、震撼不已。只有站在帕米尔高原,仰视昆仑山脉的巍峨雄奇,你才会感受到这是一种神力、一种自然之 力,是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无法企及的,是真正的“洪荒之力”!

我在惊叹和惶恐之中,用仰角——如同我在顶礼仰望 一般,拍下这摄人心魄的场景。在经过一片又一片的荒漠 之后,我突然发现一个步行者和一个骑马的人!我下意识地按动快门,只一下,他们就从车窗中一闪而过。

雪山、冰川、湖水,在无垠的苍茫中,两个如同甲虫般的行者,孤独地穿越而行。其中的寓意是什么?是人生的渺小、迷茫,还是造化的神圣威严?抑或是一种生命的启示?——天地固然无垠,人固然渺小,而生命仍在律动。

这就是意象。由于它具有丰富的内涵,才会有多元的解读。这也是摄影的独特魅力。

案例 二

阿莫苏里坦的妈妈苏克苏尔非常能干,不久前从乡长位置上退下来的,是人们所形容的“女强人”,在家里看起 来也很有权威。

我拍了一张她与丈夫的合影,这是一幅典型的捕捉生活意象的图片。

彼时,苏克苏尔往外走,路过站立的丈夫一侧。我一见此景,一个朦胧的意识倏然掠过,我迅速按动快门,留下这个“特定性瞬间”。

这是一个以院落围墙为背景的合影,院外是葱茏的树木,一派祥和安宁的家庭氛围。墙的右侧靠着一个耙子,寓示着这是个劳动之家。背景的这些信息要素清晰而简明。夫妇俩面朝不同的方向,苏克苏尔戴着白色头巾,仰面,目视前方;她的丈夫立于前面,戴顶鸭舌帽,低首,下视。 看上去这是性格迥然不同的两个人物,一个外向意象的例子,一个内敛,然而,两个人竟然异常和谐地组合在一起,给人以多维想象的空间。

案例 三

塔吉克人爱鹰,孩子们从小就会跳鹰舞。 我把鹰的意象赋予我抓拍的一幅孩子们跳跃的影像中。 这是以帕米尔高原巍峨群山和飞卷的白云为背景的照片。近处,两个孩子站在一旁,一个男孩从支架上纵身跃起, 在高空中挥动起手臂,我低下身去用仰视角度呈现了他—— 一只展翅飞翔的雏鹰。

如果说,有时候,意象的产生是无意识或下意识的,而此时,则是有意识的。我的主观状态与客观物象融为一体,它有非常明确的指向和意象——塔吉克人是我心目中的山鹰。

案例 四

我所追求的“特定性瞬间”,是指记录那些特定的影像——特定环境、特定时间中具有特定意义的物象。这个过程是,当你目击物象呈现的特殊机遇时,需要你具有敏锐的瞬间触觉,在这个特定时间感受到它,用镜头定格它,你的内心状态及主观认知与影像所呈现的意象高度契合;并且,你能用适合记录这种“特定性瞬间”影像的方法——独特的光线、结构和影调等,把你瞬间的感觉表达出来,把你期待的效果呈现出来。这个刹那,你的主观认知、 感受、想象力与物象的意象状态完全融为一体,于是,“特定性瞬间”就这样产生了!

这张照片,女孩靠在门旁。我把她置于右下方,这种构图我称之为“艾达”。我曾看过一部叫《艾达》的电影,拍摄很讲究, 尤其喜欢把主人公置于这种角度,给人物前面留有较大的空间。我的这幅“艾达”式影像反其道而行之,让她的身后空间很大,并且是大片阴影,上方是赭石红的方块隔断,头部后面是石绿蓝的方块隔断,帽子和衣裳是曙红色,内衣却又是翠绿色,红绿色块互映,冷暖调交织,呈现出丰富而矛盾的色调对冲。女孩前面的空间十分狭仄,一缕弱光映照在她侧着的脸上。她闭着眼睛,略略颔首,四周一 片沉寂。此刻,仿佛整个世界都沉睡了,时光也静止了。

此刻,这个美丽的少女看上去比她的年龄要成熟得多, 被隔断的狭小空间似乎压迫着她,她仿佛在屏气沉思。不, 我似乎听到她此刻局促的呼吸。

这就是我要达到的影像效果和“特定性瞬间”。

案例 五

在新疆,我由于高原反应强烈,很难入睡,深夜两点多走出屋 门,扑面而来的是令人沉醉的皓月当空的夜色。帕米尔的月夜是那么皎洁、清澄、神秘,它让我进入梦幻世界,给我无穷的遐想。

按照惯例,拍摄夜景应该使用三脚架,但是为了拍人, 我还是选择了手持抓拍。这是一幅《幽蓝的星空》。

这幅作品酷似法国19世纪印象派艺术大师亨利·卢梭 的绘画风格。在摄影技巧上它有些特色。这种弱光的拍摄有一定难度,尤其是没有三脚架时。并且,既要顾及近景,又要显现天空的星星,景深关系的平衡需要把握好。由于光线的作用,整个画面构图呈现的是卢梭式的二维平面, 后面的山峦也如同他的叠层画法,十分稚拙。

从整体上看还是浑融一体的,冷调的后景与暖调的前景,过渡得也较自然、协调。尤其是前景中房屋和院墙阴影与光影的分割,体现了一种现代感。我选好角度,正准备拍摄时,恰巧同事丽丽领着塔吉克的小孩进屋,于是,丽丽便成了我照片中的人物,同时也使这幅看上去近乎虚幻的画面增强了现实感。

拍摄这幅作品在技术上有一定难度,但是,我认为这还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对意象的认知和捕捉。你在主观上感受到帕米尔之夜的幽深、神秘,状态上能融入它,你才能很好地呈现它。

案例 六

在新疆,触目皆是生动可感的画面,其间透发出的张力, 直逼人心。这里有力量、坚毅、豪迈、勤劳......让我敬佩, 让我感叹。我唯有用相机,记录它们,记录这精彩的瞬间, 记录我崇敬的人们,有男人,也有女人,他们普通而又不凡。

我满怀留恋地离开南疆,它是祖国西北部璀璨的明珠。 我想能早日重返,为她留下更多更好的影像。我拍下这样一幅照片《我的家》。

它能充分表达一种意象。神奇的帕米尔高原、美丽的喀什,是 “ 我的家 ”,是我们可爱的家园 ; 辽阔而雄壮的中国大地,是“我的家”,是我们可爱的家园。无论在小家园里,还是在大家园里,愿所有的人——塔吉克人、维吾尔人、 柯尔克孜人、汉人,还有其他兄弟民族,都能拥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园。

案例 七

引汉济渭工程

10月下旬,终于抽空去了陕西拍引汉济渭工程。其中的秦岭三号隧道,条件最艰苦,施工队在啃一块硬骨头。从隧道洞口乘坐小汽车半小时,之后换乘小火车,还要走半小时。这个隧道很深,有六七公里。在噪声和摇晃中, 我们驶往黑暗。这使我想起小时候看儒勒·凡尔纳《地心 游记》中描述的景象。我有一种时光穿越感,感到一种刺激, 一种挑战,同时,还有一种模糊的难以言喻的预感......

下车后,步行进去。我们都穿着长筒雨靴,这里凹凸不平,泥泞难行,泥浆在铁轨中间流淌。顶上泥浆向下散落,衣服已湿透了。洞中的温度高达 40°C,空气如同凝固了一样。此时,我开始胸闷了。 十几分钟后,我们到达隧道最深处。此时,已看不清四周,只是一片黑暗、昏暗,借助游射光,也只看到工人的轮廓。

盾构机轰鸣着,凿击着石壁。可是,这里的石头坚硬无比,世界最先进的盾构机,也是寸步难行,一种焦虑感弥漫在洞中。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承包这个隧道工程, 肯定是个赔本的买卖了。一个在现场的负责人发下了狠话: 不管是什么硬骨头,牙掉了也要把它啃下来!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的较量,看究竟谁狠,看究竟谁硬。 实际上,这也是人与自己的较量。

也许是没吃早饭的原因,拍着拍着,我感觉自己的心跳明显加快。为了节省体力,我不再说话,慢慢前行。震耳欲聋的噪声、长时间的高温炙烤、空气中弥漫的灰尘, 带来一阵又一阵的眩晕感。人们劝我撤退,我不甘心,因为还没有拍到我想要的片子。

终于,我隐约看到我想要的画面就在隧道深处灯光摇曳中,那是一个赤裸着上身的工人在阴影中作业。我走近他,我在等待。他弯着腰,背上布满了汗水、泥水。突然, 黑暗之中游射过来一束光芒,他背上的汗珠晶莹可见,我按动快门,捕获了这个被我题为《脊梁》的影像。这是何等艰苦的条件!我在这里几个小时就坚持不住了,而他们常年进行着超负荷的劳作,凿石穿崖。这是比岩石更硬的脊梁!正是这样的一个个脊梁,扛起了时代,扛起了当代中国!

案例 八

安徽酒厂专题

2016 年夏天,我两次到宣城,第一次是会员培训。培训前,有些学员反映现在没有题材可拍,感到好的内容都被人拍过了,尤其是纪实性的。这种感觉如同一位评论家所比喻的那样, 庄稼已被前人收割完了,后面的人只有拣拣麦穗的份了。

我不这样认为。题材总是有的,新事层出不穷,即便是同一题材,也可以用不同的表现手段来呈现它,怎么能说无题材可拍了呢?想到这里,我一时心血来潮,灵机一动:何不来一个现身说法?明天上午我选一个点拍摄,下午讲课时作案例,这样不就有说服力了吗?正巧,陪同我的宣城摄协的同志提议我去拍拍宣酒厂,我欣然同意。

翌日,早上四点多,我就起床赶往宣酒厂,五点多进厂,那里上班早,工人们已开始作业。

宣酒厂名气很大,是个老厂,也是宣城百佳摄影点之一。宣城是摄影师经常光顾的地方,拍酒厂、纸厂的人不 计其数。这次参加培训的会员,许多人都到这里拍过,甚至多次来过。如何拍好?这对我是个挑战,何况只有几个小时。

在拍摄中,我凭着过去的经验,采用点面结合,先面后点的办法,一边进行面上的拍摄,一边突出一些要素,重点拍摄一些个体和特写。宣酒厂有老厂区和新厂区,在有限的半天时间里无法兼顾,于是我决定重点拍老厂。因为酿酒是个古老的行业,传统的工艺和有历史感的设备更能凸显它的特征。

这组照片基本上反映了酿酒的主要流程,但并不着重生产过程,而是突出人,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

第一张照片的背景是斑驳脱落的墙壁、交叉的管道,前面是贮酒的 大罐。一个工人走动其间。 这是一个典型的场景交代和基本信息的传达。一种古老和传统气息弥散于其间。

第二张照片是一个工人的特写,他在劳作中展现出一 种特有的魅力和力量。

第三张是工人的侧面和正面特写,突出不同工艺流程中劳作的人。

第四张是粮食发酵的静物特写。

意象的例子_意象是什么_意象的作用

第五张又拉回到远景,一个工人在作业,受光很小, 四周幽暗,只有几盏灯在右上方闪烁。这是在新厂拍的, 也是在展示人与环境的关系。

第六张是休息时几个工人的交谈,墙上的挂钟显示, 那是早上六点零六分。这是呈现人与人的关系。

最后一张,是烟雾氤氲之中,一个工人站在那儿,似 在沉思,似在审视。我想用这个影像固化劳作场面,有人 说这张照片有一种雕塑感。

这组专题如果给个题目的话,那就是——《酵变》。酵,是一种沉淀;酵,是一种酿变;酵, 是一种新生。粮食酿成了酒,旧房改成了新厂,一切都在 改变。那么人呢?是不是也在随之酵变?

这个小专题从拍摄方法来说,是对环境气氛的营造、细节的勾描、特写的刻画,还有光影的运用。这些都是为主题服务的。

上午拍完后,中午抓紧选编,下午,几十张照片就以配乐视频的形式呈现在学员眼前。它旨在证明——题材就在我们身边,关键是善于发现和呈现它。只要你用心去发现和捕捉,只要你坚持个性化的表达,就 一定会有收获。

案例 九

最后,我想以一张照片作为本章和全书的结尾。

这是我在夜晚的街头抓拍的一个画面。在那里我站立很久,感受着那里迷人的光影和布鲁斯情韵。我等待着, 终于,一个画面,一个“特定性瞬间”让我眼睛一亮,我 按下了快门。

画面后方是一位老人——画面的主角。他吹完一首乐 曲,拿着萨克斯管,似乎在想些什么,那管就停在那里。 前面是两个抱着孩子的年轻男女,他们在笑,最上方那个女孩眼神很特别,凝视着前方。她的一旁是一个戴着眼镜的大妈,她的镜边和老人的萨克斯管都在闪光。前景还有两个人,一个是半边身,一个是大的头部阴影。人群之后, 右边是一个人的背影,还有车灯闪耀。

正是这个影像,这个“特定性瞬间”,汇聚了我所追求的四个特点——一是故事性画面;二是意象性内涵 ;三是纪实性风格;四是诗意化语汇。 正是这四方面的特点,给这幅影像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和隽永的意象。面对这幅影像,不同的读者也许会有不同的解读:它仅仅是‘曲终情未了’,还是以他人的欢乐来映衬演奏者的孤独,抑或是对人生悲欢沉浮的一种慨叹呢?

这幅影像本身就是一曲生活的布鲁斯,有欢乐,有忧伤,有慨叹,也有怅惘......

作者介绍

王瑶,中国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

曾任第八届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新华社副总编辑、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

先后获得世界新闻摄影“荷赛”金奖、中国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

曾获全国十佳摄影记者、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美国、巴西等国博物馆及个人收藏。在中国美术馆、台湾红馆举办“粉墨人生”个人摄影作品展;

出版《中国故事》、《后911》、《看不见的京剧》、《当代中国》系列、《家园》系列等个人摄影作品集;出版“王瑶谈摄影”系列(《瞬间的触觉》、《捕捉意象》、《视觉少林寺》)等摄影理论专著;主编《当代中国新闻摄影发展史(1978—2008)》等。

以上为陆作网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