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句子 > 诗词

西湖诗鉴赏 | 苏轼之诗

时间:2022-10-15 | 作者:佚名 | 阅读:

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湖泊类列名于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风景名胜,西湖的独特魅力也许就在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完美融合。西湖文学既可为西湖的自然景观增光,也可为西湖的人文景观添色。西湖文学本身就是西湖的一道令人叹为观止的风景线。“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西湖的天生丽质是不受时空限制的,而西湖文学同样具有穿越时空的美感效应。二者是互相依存、互相辉映的。西湖酿成了西湖文学,而西湖文学又反哺西湖。而唐宋时期就是西湖文学发展的鼎盛期,不但由白居易、林逋、苏轼奠定了其高雅的文化品格,而且通过众多作家创作的大量诗词文,生动地展现了西湖的千姿百态。下面,就让我们以苏轼为例,对唐宋时期的西湖文学作个鉴赏,品味西湖及西湖文学的无穷而独特的魅力吧。

苏轼(1037—1101年) ,自号东坡,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一生著述极丰。其文学造诣很深,被誉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 书法艺术精湛,跻身于北宋 “四大家”的行列; 诗词承前启后,立一代之宗。此外,他还精通绘画,深知音律,谙于鉴赏,善于烹调,懂得园林艺术,堪称艺术上不可多得的全才。苏东坡对杭州和西湖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自称 “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又说: “居杭积五岁,自忆本杭人。故山归无家,欲买西湖邻。”离杭以后,常常怀念西湖: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 “寄谢西湖旧风月,故应时许梦中游”。苏东坡曾两次到杭州做官。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 ,苏东坡因上书论新法,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为御史谢景温所劾,并被诬贩私盐。为避开政治漩涡,要求补出,任杭州通判之职。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 ,正值司马光执政时期,苏东坡屡有论事与当朝不合,恐不见容,又上书乞调,再次赴杭任知州之职。两次来杭,其间相隔十五年。作为地方长官,苏东坡为杭州百姓做过许多好事; 作为诗人,他与湖山朝夕为伴,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文,前后作诗三百余首,其中咏西湖者即达一百六十多首( 离杭后所作不计在内)。其弟苏辙说他在杭时 “三百六十寺,处处题清诗”,并非夸张。苏东坡为自己能任职杭州而倍感高兴,杭州和西湖也因苏东坡的锦绣华章而更添异彩。

苏轼的西湖诗有一下三个特点和艺术特色:

01

描写西湖的诗句苏轼_苏轼写的关于西湖的诗_苏轼描写西湖的诗

赋山水以性情

苏轼的西湖山水诗,往往将西湖山水性灵化,即拟人化、个性化,将山水作为一个具有生命和灵性的主体,十分鲜活和形象。与以往山水诗中自然风光常处在被观赏的视角不同,苏轼的西湖山水诗仿佛是一场人与自然的对话,与人心灵相通,充满活拨灵动之气。

02

融情与景

描写西湖的诗句苏轼_苏轼描写西湖的诗_苏轼写的关于西湖的诗

苏轼性情洒脱,喜游山水,因此他的西湖诗,时常流露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以及与山水和谐相处的闲适情态,独具一格。山水的性灵,其实也融入着诗人自己的性情,同时通过与山水之间的亲密互动,诗人仿佛与山水心有灵库,这就将主观意识和客观事物融合起来,使山水充满生趣,而生趣之中又处处可见诗人心境,真切而鲜明。

03

诗风清新自然、平易近人、风趣幽默。

苏轼的西湖诗,用语通俗易懂,语调清新明快,且透露出诗人特有的机智风趣,这些都是诗人“性灵”说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反映了他率真、滿洒、幽默、风趣的性格特点。

苏轼写的关于西湖的诗_描写西湖的诗句苏轼_苏轼描写西湖的诗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苏轼的几首西湖诗:

苏轼的西湖诗是具有灵性的。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蒙 通:濛)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淡妆浓抹 一作:浓妆淡抹)”这首诗堪称西湖诗的杰作,它的大意是: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诗的上半首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山色空濛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第一首诗可知苏轼描写西湖的诗,这一天诗人陪着客人在西湖游宴终日,早晨阳光明艳,后来转阴,入暮后下起雨来。而在善于领略自然并对西湖有深厚感情的诗人眼中,无论是水是山,或晴或雨,都是美好奇妙的。从“晴方好”“雨亦奇”这一赞评,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上半首写的景是交换、对应之景,情是广泛、豪宕之情,情景交融,句间情景相对,西湖之美概写无余,诗人苏轼之情表现无遗。

下半首诗里,诗人没有紧承前两句,进一步运用他的写气图貌之笔来描绘湖山的晴光雨色,而是遗貌取神,只用一个既空灵又贴切的妙喻就传出了湖山的神韵。喻体和本体之间,除了从字面看,西湖与西子同有一个“西”字外,诗人的着眼点所在只是当前的西湖之美,在风神韵味上,与想象中的西施之美有其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相似之处。而正因西湖与西子都是其美在神,所以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对这个比喻,存在有两种相反的解说: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的西湖比淡妆的西子,以雨天的西湖比浓妆的西子”;一说认为诗人是“以晴天比浓妆,雨天比淡妆”。两说都各有所见,各有所据。但就才情横溢的诗人而言,这是妙手偶得的取神之喻,诗思偶到的神来之笔,只是一时心与景会,从西湖的美景联想到作为美的化身的西子,从西湖的“晴方好”“雨亦奇”,想象西子应也是“淡妆浓抹总相宜”,当其设喻之际、下笔之时,恐怕未必拘泥于晴与雨二者,何者指浓妆,何者指淡妆。欣赏这首诗时,如果一定要使浓妆、淡妆分属晴、雨,可能反而有损于比喻的完整性、诗思的空灵美。

苏轼写的关于西湖的诗_苏轼描写西湖的诗_描写西湖的诗句苏轼

苏轼的诗歌是波澜壮阔的、富有气势的。西湖如天生丽质的佳人,无论妆扮与否都光彩照人。望湖楼又名看经楼、先德楼,五代时吴王钱氏所建,在西湖昭庆寺前,是西湖又一胜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把西湖陡雨陡晴的景色描绘如画。乌云未合就大雨倾盆,雨珠从天而降迸溅入船,雨势如此迅猛,而一阵突如其来的狂风顷刻间就把如墨的乌云吹散,天水相连,茫茫无际。本诗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好的诗人善于捕捉自己的灵感,本诗的灵感可谓突现于一个“醉”字上。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进而激情澎湃,才赋成即景佳作。才思敏捷的诗人用诗句捕捉到西子湖这一番别具风味的“即兴表演”,绘成一幅“西湖骤雨图”。乌云骤聚,大雨突降,倾刻又雨过天晴,水天一色。又是山,又是水,又是船,这就突出了泛舟西湖的特点。其次,作者用“黑云翻墨”,“白雨跳珠”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以很强的质感。再次,用“翻墨”写云的来势,用“跳珠”描绘雨点飞溅的情态,以动词前移的句式使比喻运用得灵活生动却不露痕迹。而“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两句又把天气由骤雨到晴朗前转变之快描绘得令人心清气爽,眼前陡然一亮,境界大开。春夏秋冬时序更替亦无损于西湖的美:“夏潦涨水深更幽,西风落木芙蓉秋。飞雪晴天云拂地,新蒲出水柳映洲。”(《和蔡准郎中见邀游西湖》其一)夏天地潦水深,秋天落木萧萧,冬天飞雪暗天,春天蒲柳清新,四时西湖各有其美。

苏轼的诗词清新自然、平易近人、风趣幽默、情景交融。再看苏轼初任密州的一首词,《蝶恋花·密州上元》:“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此词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时苏轼在密州。全词用粗笔勾勒的手法,抓住杭州、密州气候、地理、风俗等方面各自的特点,描绘了杭州上元和密州上元节的不同景象,流露了作者对杭州的思念和初来密州时的寂寞心情。

这首词题记为“密州上元”,词却从钱塘的上元夜写起。钱塘也就是杭州,苏轼曾那里过了三个元宵节。元宵的特点,就是“灯火”。东坡用一句“灯火钱塘三五夜”,点出灯夕的盛况。“明月如霜”,写月光之白。李白曾有诗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但元宵夜月正圆,灯月交辉,引来满城男女游赏,元宵节是宋代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街人游人如织,男子歌啸而行,好盛装而出。难怪东坡要写月光“照见人如画”了。这还是街市的游人。至于富贵人家庆赏元宵,又另有一种排场。作者一句“帐底吹笙香吐麝”写尽杭州城官宦人家过节的繁奢情景。“更无一点尘随马”,化用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句,进一步从动态写游人。说“无一点尘”,更显江南气候之清润。

苏轼描写西湖的诗_苏轼写的关于西湖的诗_描写西湖的诗句苏轼

上阕描写杭州元宵景致,作者此时是刚来密州任知州,正好遇到元宵佳节,在街上看灯,观月时的情景和由此而产生的感想。词句虽不多,却也“有声有色”。写灯、写月、写人,声色交错,充分展现了杭州元宵节的热闹、繁荣景象。

下阕描写密州上元。“寂寞山城人老也”是一句过片,使情调陡然一转,用“寂寞”二字,将前面“钱塘三五夜”那一片热闹景象全部移来,为密州上元作反衬苏轼描写西湖的诗,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无须多着一字,便觉清冷萧索。结句“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则不但写出了密州气候的寒冷,而且也让人感觉到环境的空旷苍凉。

作者“曾经沧海难为水”,见过了杭州上元的热闹,再来看密州上元自觉凄清。更何况他这一次由杭州调知密州,环境和条件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心情完全不同。首先,密州不比杭州,贫穷,劳顿又粗陋,再无江南之诗情。而更让他感到“寂寞”,感到郁郁不乐的是这里连年蝗旱,民不聊生。作为一个爱民之官,他又怎能快乐开怀呢?这位刚到任年仅四十的“使君”不禁有“人老也”之叹。他这上元之夜,随意闲行,听到箫鼓之声,走去一看,原来是村民正举行社祭,祈求丰年。这里农民祈年的场面和箫鼓之声,让作者久久不能离去。直到夜深“火冷灯稀霜露下”,郊外彤云四垂,阴霾欲雪。“昏昏雪意云垂野”一句,表面上意象凄惨,却是写出了他心中的希望,有一种“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

苏轼这首《蝶恋花》,确是“有境界”之作,写出了对“凡耳目之所接者”的真实感受,抒发了对国计民生的忧患之情。内容、笔墨不囿于成规,自抒胸臆,意之所到,笔亦随之,不求工而自工。此词运用了转折、反衬等章法技巧,体现出了他当时的境遇和心情。

···········

如果说中国文学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那么唐宋的西湖文学便是那价值连城的瑰宝。让我们传承中国文化,弘扬时代精神,展现西湖风采吧!

中文1601班 方韬

以上为陆作网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