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句子 > 诗词

贾岛《寻隐者不遇》原诗、注释、翻译、在线朗读与赏析

时间:2022-10-13 | 作者:佚名 | 阅读:

寻隐者不遇

【原诗】:

寻①隐者②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③寻隐者不遇的全诗意思,言④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⑤不知处。⑥

天光乍破遇暮雪白头老全诗_《句》全诗王遇赏析_寻隐者不遇的全诗意思

【解释】:

言:说。

云深:指山深云雾浓。

①寻:寻访。

天光乍破遇暮雪白头老全诗_寻隐者不遇的全诗意思_《句》全诗王遇赏析

②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

③童子:小孩。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④言:回答,说。

⑤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

寻隐者不遇的全诗意思_天光乍破遇暮雪白头老全诗_《句》全诗王遇赏析

⑥处:去处。

【翻译】:

在松树下,我询问童子,他说师父采药去了。只知道他就在这座山里,然而山高云深,真不知道他在哪里。

【翻译二】:

天光乍破遇暮雪白头老全诗_《句》全诗王遇赏析_寻隐者不遇的全诗意思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在线朗读】:

【简析】:

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一唱三叹,一波三折使短短的小诗具有了无穷的韵味。诗中有一「问」三答,将三番问答精简为二十字。既写出了诗人感情的逐步深入及对友人的关切,又表现出作者构思谋篇的匠心。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赏析】:

这是一首名作,评者甚众。蒋一葵《唐诗选汇解》:“首句问,下三句答寻隐者不遇的全诗意思,直中有婉,婉中有直。”李锳《诗法易简录》:“一句问,三句答,写出隐者高致。”王文濡《唐诗评注读本》:“此诗一答,四句开合变化,令人莫测。”

全诗只有二十字,又是抒情诗,却有环境,有人物,有情节,内容极丰富,其奥秘在于独出必裁地运用了问答体。不是一问一答,而是藏问于答,几问几答。 第一句省略了主语“我”。“我”来到“松下”问“童子”, 见得“松下”是“隐者”的住处,而“隐者”外出。“寻隐者不遇”的题目已经交待清楚。“隐者” 外出而问其“童子”,省掉问话而写出“童子” 的答语:“师采药去。” 那么问话必然是:“你的师父干什么去了?”“我” 专程来“寻隐者”,“隐者”“采药去”了,自然很想把他找回来。因而又问童子:“他上哪儿采药去了?”这一问诗人也没有明写,而是从“只在此山中”的回答里暗示出来的。听到这一答,不难想见“我”转忧为喜的神态。既然“只在此山中”,不就可以把他找回来吗?因而迫不及待地问:“他在哪一处?”不料童子却作了这样的问答:“云深不知处。”问话也没有明写,可是如果没有那样的问,又怎能会有这样的答呢?

诗人巧妙地以答见问,收到了言外见意的艺术效果。“我”的问话固然见于言外,“我”与“童子”往复问答的动作、情态及其内心活动也见于言外。比方说,你读到“云深不知处”的时侯,只要设身处地,眼前就会出现一幅图画:“童子”一边说,一边遥指;“我”跟着“童子”遥指的方向望去,东边是白云,西边也是白云;苍峦翠岭,时露林梢,时而又淹没于茫茫云海。那么,“隐者”究竟何处“采药”呢?

四句诗,通过问答的形式写出了“我”、“童子”、“隐者”三个人物及其相互关系,又通过环境烘托,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隐者”隐于“此山中”,则“寻隐者”的“我”必然住在“此山”外。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一般都热衷于“争利于市,争名于朝”,“我”当然是个知识分子,却离开繁华的都市,跑到这超尘绝俗的青松白云之间来“寻隐者”,究竟为了什么?当他伫立“松下”四望满山白云,无法寻见“隐者”之时,又是什么心情?这一切,都耐人寻味,引人遐想。(摘自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唐诗精选》)

以上为陆作网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