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句子 > 诗词

月到中秋分外明——皮皮作文网

时间:2022-10-13 | 作者:佚名 | 阅读:

【第1篇】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中秋之夜,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悬天空,那一缕缕轻柔的月光,掠过一朵朵漂浮的云朵,透过纱窗玻璃,狡黠而甜美地望了我一眼。中秋的月,分外的明亮,离我也格外的近,仿佛我所有的心事,她都能听得到。她,似在邀我享受这份大自然的静谧,沐浴这份天籁间的柔美。我兴奋了。

仰望那高悬空中的明月,我忍不住吟起“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诗句。整个世界仿佛沉浸在银色的光海中,烘托着充满温馨安逸的夜。月下的世界,朦朦胧胧,恬静而安详。月下的世界,如此清冽、如此明朗,啊!那诱人的月光。我多么想掬一捧月光饮你入口,抱一怀月色嗅你清香啊。

凝望那轮明月,我慢慢地出神了,那月的神秘、月的温柔、月的飘渺婉约、月的圣洁迷离,都带给我无限的遐想。我的思绪迅即回到了儿时。

在农村里长大的我,便想起儿时在家,此时正是全家最欢乐的时刻。一家人欢坐在院子里,一边看着圆圆的月亮从天边爬起,一边吃着月饼、石榴、红枣、花生、……,一边听大人们讲些中秋夜里天上月亮那说不完的话题。

晚饭后,我与庄上的小玩伴们在堆满秋禾的晒场边尽情地玩耍逗乐,女孩们在明亮的月光下踢毽子,跳皮筋,丢沙包;男孩们钻草垛,打夜仗,捉迷藏,或男孩女孩混在一起排成对面两列,唤道:“大杨树,车厢板,您的人们让俺拣”,还玩些“老鹰抓小鸡”之类的游戏……那首“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暖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歌曲时时萦绕脑际。还有那首“八月十五月儿明,爷爷为我打月饼”的儿歌不时传来。那声音柔柔的,甜甜的,就像一首抒情的月光曲,静静地流淌在我的心间。此

时的我,无忧无虑,是那么快乐、那么幸福啊!此时的我,不愿长大!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是去年”。每次看到明月高挂云端,心中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空寂感,就会不自觉地涌出赵嘏的这首《江楼有感》。儿时同来赏月玩耍的玩伴们,好象与我离得很近又好象很远……月亮静静的、慢慢的、孤独寂寞地行走在深深的天穹中,看“白兔捣药秋复春”,想“嫦娥孤栖与谁邻?”那里可否有我儿时的玩伴们?我似乎看到了寂寞嫦娥舒广袖,吴刚捧出桂花酒,玉兔不停息地在那里捣药,以此一洗人间的垢病。在如梦如幻的意境中,我体会到了李商隐在那首《嫦娥》诗中那“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所表述的意境。

中秋的月光,是远方游子望月怀乡的眼眸,是拨动的款款心曲,是沉淀心底的浓浓祝福。此时的我,渐渐地品味出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凄美的意境,渐渐地品味出苏东坡在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邃哲理,通过比较,才对“天涯共此时”,“月是故乡明”有了自己的感悟。正像季羡林老先生所说:“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着苍穹,心飞向故乡。故乡的那一轮明月啊,是我的永远的牵挂,永远的依靠。

好久好久,一缕清凉的风吹来,我蓦然被惊醒了,这才知道夜已深了,抬眼望去,白玉盘仍悬空中,神秘中透出安静。月下的世界,一片圣洁,人的心灵也渐渐地在这圣洁中升华、升华,……

中秋之时,已闻不到秋蝉的躁鸣,让人感受到的是秋天的凉爽,秋夜的寂静。中秋之时,秋禾登场,瓜果飘香,正是收获的季节,呈现给人们的色彩是金黄的,辛苦了一个炎热夏季的人们,在迎来秋高气爽的的同时,也收获了丰硕成果的喜悦。中秋之时,让人感受到的是居家团圆,让人享受到的是劳动收获的成就感。

哦,月到中秋分外明!

【第2篇】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出生是一个奇迹。父母在四十多岁的年龄偶然有了我,他们不是像现在医院妇产科每天都排着长队便捷操作着的那样——于几分钟之内把我迅速杀死在萌芽状态,而是没有丝毫犹豫地决定生下我(隐约记得小时候听母亲讲起过:既然有了孩子,就应该生下来)。于是,我在天气渐凉的八月天出生了。我最小的姐姐比我大了整整12岁,而我的大的哥哥姐姐相继出生的孩子成了我童年时候的玩伴。

小时候记忆最深刻的除了父母哥姐的宠爱,就是故乡的月色了。我家在半山坡上,我常常坐在家门口看对面山坳里的夜雾慢慢泛上来,看月亮从山间一点点地升起,那时天一定是碧蓝的,周围很静,间或有几声狗吠,或有连成一片的蛙鸣。我坐在门坎上或院子的石阶上,我想,我一定是在等母亲从地里回来,或者是在等在灶间忙碌的母亲叫我吃晚饭。

那时没有任何人给过了审美的教育,但我幼小的心分明已经在温暖的月色里愉悦了。我看见在朗月的清辉中,青瓦变成了墨瓦,红墙变成了灰墙,整个村子像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安然睡在摇篮里。

而幼时最享受的时光,便是等母亲忙好之后,在院子里搭起凉板(宽竹片制成的凉席,搭在几条长凳上),母亲和我、姐姐、还有大侄女躺在上面看星星看月亮——星光灿烂的时候,有说不尽的牛郎织女;皓月当空的时候,有讲不完的嫦娥吴刚……

最美不过中秋月——中秋节里,在外工作的爸爸一定会回家,母亲总是特别开心,早早地做好晚饭吃了,看月亮的时候多了香甜的月饼,也多了爸爸爽朗的笑声。爸爸应该是特别喜欢他的中年得来的小女儿吧?记忆中爸爸喷出的酒气甜丝丝的,胡茬有些扎人……

上中学的时候,我家搬离了农村,到了爸爸工作的地方。成长的岁月总是脚步匆匆,目光所及也是朝阳和曙光,等我再次依偎在母亲身边的时候,却发现早年的操劳已让母亲过早地衰老了。就在我刚工作的那一年,母亲得了不治之症,送别母亲的那一天正是这样一个秋日,那晚的月光白得耀眼,房子和人在月光中晃动,很不真实。

于是,有几年我害怕看月亮,尤其是中秋月。

时间久了,心灵的创口慢慢愈合,月光也渐渐变得温润起来。等到我自己渐近中年,才逐渐明白了母亲的胸襟和心境。这几年每次回老家,老亲戚中总会有人说:“你长得真像你母亲”,于是,我站在镜前仔细端详自己:外表如我一般的母亲,内心也一定如我一般的敏感吧,她如何受得了那些辛苦的日子呢?外表如母亲一般的我,却过着母亲想也想不到的优裕的生活,母亲是不是把所有的苦厄都留给了自己,而把所有的福分都给予了她的小女儿呢?

恍惚中我又回到了故乡的山间,又成了那个看月亮的孩子——

月亮婆婆喜欢我,

洒下月光摸摸我,

我走她也走,

我停她也停。

我走她也走,

我停她也停……

爱的满月,静静照我,在今夜,在今生……

【第3篇】

中秋节到了,母亲打来电话说家里的柿子熟了,要我回去拿。每年的中秋节,母亲都要为我准备好多。从小我就爱吃柿子母亲知道,她老人家总是惦记着。唉!有爱的日子真好!

其实,母亲的电话打来,也不纯粹是叫我去拿东西,我知道,我是不能离开她的视线太久。她的惦念,她的牵挂总是很长很长。母亲老了,身体不好,腰疼,想到这些很心酸......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锁定玉楼云不卷,两街灯火作中秋。

小时候,很穷。没有充足的月饼给我们吃。中秋的晚上才可以一边赏月,一边品尝。那时候我们贪婪而又幸福。依偎在父母亲的身边月到中秋分外圆,在桂花树下铺上凉席。我们边吃,边听父亲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母亲溢于言表,一家人其乐融融,乐在其中。天上的那一轮圆月,放着轻柔的光芒,泻满一地的银光。中秋节的韵味在孩童的眼光里流露,在老人的神秘幻想里迸发,在家人的欢声笑语里飞扬。

月到中秋分外明

其实我不是个念旧的人,我没有太多的时间怀念过去.现实的压力让我来不及思考.我在拥挤的人群里穿梭. 时间就像一个沙漏,那些满溢的幸福,不知不觉在指缝间慢慢地一点点溜走了. 没有人能洞悉我潜藏在文字里的悲喜。今晚的月光,有一种温暖的光芒,照亮我心中黑暗的角落。

我淡淡的微笑酷似兰草的气息,轻碎的步伐婉约如一缕轻柔的秋风。就那样,抱着一颗愉悦的心,象去赴一场甜美的约会。我于秋水之畔,趟过清瘦的月光,不曾与任何人说起,心中搁浅了多少的情愫,脸上掩藏了多少的期待。花开花谢,几度春秋,是谁在流动的时光里,轻吟浅唱?红尘来去,诗意流年,是谁在桂花盛开月夜里,邂逅这一季的温暖?

那份痴念,那份眷恋,纯真而洁白,鲜明而张扬。多么美好的时光,多么干净的心思,那年,那天,那地方,花开花落,春去秋来,一直透彻着我的整颗心。

如果说一场完美的爱恋,需要一个浪漫的多情的季节。那么,我愿在这暖暖的秋日里,和你邂逅在千百年前约会的地方,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我们在蔷薇色的阳光里,在温柔的月光下,我们踩着落叶去散步,我们打着伞收集细雨的故事。就让我们的心分分秒秒牵在一起,就让我们的目光时时刻刻放在彼此的眼眸间。

静静感念一些时光,依然有你,停留在时光最尽头,等待着我,慢慢的向你靠近。可是啊,我却没有了勇气,怕到了窗前时,你,却转了身。芳菲寂寥,月坠花折,也许有些感情是上天注定的,有些开始,注定是错误。

若我沉默,便是思念的开始。此刻也多了一份虚无的幻象,某种若隐若现的感动,亲情、爱情,一次一见倾心的相遇将丝丝缕缕,点点滴滴都蕴藏在淡淡的一帘幽梦里。华灯初上,是谁在追寻?一浆远渡,一叶心思,一轮明月。

【第4篇】

洁白的月光,像是一缕散落的白纱透过玻璃铺满了我窗前的地面,让我不忍探足出去踏碎那份圣洁。

正是满月的时候,月亮剪贴画般圆的完美,圆得无暇。月,莫非你在向我发出“请柬”,邀请我来与你分受这份静谧,沐浴这份柔美么?

冰轮悬挂空中,令我不禁想起儿时的中秋之夜,与姐姐看过电影《画中人》后走在如水的月光下,那一轮明月仿佛离我们比平日里近了好些;仿佛站得再高些,伸手就可以摸得着它。那时清凉的夜色中只有我和姐姐“踏踏”的脚步声,和那一轮月,如影随形的陪伴着我们。多年后问起姐姐,她竟然也还记得那明月,那梦境一般,恬静而安详的中秋之月。

走在月色中,月下的世界是如此清冽、如此明朗,叫我怎能不想“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放?走在月色中,月下的世界是如此圣洁、如此迷离,叫我怎能不想起“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哀怨?

这一轮月,如同儿时记忆中的那轮月,格外的明亮,离我也格外的近,仿佛我所有的心事,它都听得到。我的脚步也变得静静的,“莫叫踏破琼瑶”,踩着月色,我的身影是那样落寞。中秋的夜啊,为什么你总会带给人相思和相思后淡淡的感伤?小时候,每到中秋,总是与家人坐在庭院的长椅上,偎依着母亲共赏明月。月的神秘温柔、月的飘渺婉约都带给我无限的遐想。在弥漫着桂花或是栀子花淡淡香气的夜色中,听母亲讲后羿嫦娥的故事,听爸爸背诵那首“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诗句,也许,在父母的心里希望时间就定格在那中秋之夜,让孩子们永远绕膝言欢。他们是两只独守空巢的鸟儿,眼看着儿女一个个拍打着翅膀飞离了家,所以明月留给父母的总是对儿女的牵挂,儿女心中牵挂的却往往是那个“偷心”的人儿。

中秋的月光是远方游子望月怀乡的眼眸,是拨动的款款心曲,是沉淀心底的浓浓祝福,是“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怀。月到中秋,或对酒当歌,观月思乡;或欢聚一堂,把盏言欢;或燃起篝火,轻歌曼舞;或儿孙绕膝、尽享天伦;或促膝长谈、互道吉祥;或狂欢庆贺、和乐融融。“和谐”成为中秋永恒不变的滋味。月到中秋分外明,所以中国人都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月到中秋明,仍是故乡圆。中秋的月啊,你是给那些工作忙碌,远在异方,无暇顾及回家的游子和旅人照亮远方的路吧?中秋的月啊,你是想把圣洁的圆给每个人一生的圆满么?中秋的月啊,你是想用温柔的目光抚慰游子的思乡情怀么?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我喜欢月的皎洁、月亮的美,月的静谧。那是一种纯洁的美,更是一种清冷的美。中秋的月亮总会让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千。因为有月,中秋也变得格外浪漫;因为有月,每逢中秋,人们都把浓浓的亲情、友情浓缩在那一轮满月之中。

【第5篇】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又到了月满西楼的中秋佳节了。今年, 政府首次将清明、端午、中秋这三大传统节日列入法定公休日, 也是顺乎民意、合乎民情。那么, 中秋的起源究竟始于何时呢?一般认为是源于唐代。当然更早记载于《礼记》:“天子春朝日, 秋夕月。朝日之朝, 夕月之月。”这里的“夕月之月”, 指的就是夜晚祭祀月亮。 到了宋代太宗年间, 官家正式确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南宋《梦粱录》中记载:“八月十五中秋, 此日三秋恰半, 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 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 玉露生凉, 丹桂瓢香, 银蟾光满, …临轩玩月… 以卜竞夕之欢。”到了明代, 中秋节拜月、赏月、饮酒之风沿习下来, 并更加盛行。

中秋节成为一年中的重要节日, 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关系。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 开科取士, 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 恰好安排在八月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 必然进行隆重庆贺,便成为全社会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

在现代社会, 说起中秋节, 必然会想到吃月饼。月饼,作为一种食品,大约在唐代就出现了。宋代已非常讲究。明代进一步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因其形状为圆形,与天上的月亮一致, 因此而得名。从古至今,中秋拜月,吃月饼,是取团圆之意。在山西晋南,全家人拜月结束后,围坐在一起,还要将大月饼切块,每人一份。对未能回来过节者,家人要把属于他的一份月饼保管起来,待其回来享受,或是寄给本人,这正是表达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愿望。记得当年我初次离开家,在外求学,也是遇上中秋时节,各种瓜果月饼琳琅满目,年迈的外婆也是让 妹 妹 们把属于我的那一份留下,让我回家时享用!当时接到家书,见妹妹特书这一笔时,禁不住热泪盈眶,这一块小小的月饼,寄托了亲人之间多么深切的思念啊!

正因为中秋节既是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瓜果尽熟、人盼团圆的良辰佳节,古往今来,引多少文人墨客兴之所致,挥毫泼墨, 以一吐胸臆,最著名的应该是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一首最为人们称道的东坡的词。这首词里有十五的明月, 有月光下的美酒,更为重要的是手把美酒遥想着的是最为知己的兄弟,但兄弟在远方,所以是“月圆人不圆“, 而且作为同是文人又在仕途的苏氏兄弟,内心的感触不仅限于不能团圆,而在于自身的政治抱负不得抒展而抑郁不得志。但东坡这首词,从容沉吟,流连低回,深厚而又睿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人最后毕竟还是把一份美好的祝愿呈现于世人,而不是一味消沉,所以才能千古传诵,长久不衰。此外,刘禹锡的“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情”,李朴的“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都给人们以无限美的享受。唐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也别具特色:“中庭地白数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到中秋分外明”。这月色,既为古人长久地吟诵,也为今人深情地凝望,只是,每个人的心中, 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月亮,她永远是那么地明,那么地亮,永远有无穷无尽的话题, 绵绵不绝的故事,留待人们去发掘、去诉说……

【第6篇】

望着月亮的时候

常常想起你

望着你的时候

就想起月亮

世界上最美

最美的是月亮

比月亮更美

更美的是你……

——《望月》

已然是秋天了,夏的浓烈还迟迟不肯散去,让人不经意地忽略了秋的悄然。

播放器里月到中秋分外圆,宋祖英正在用她那甜美的嗓音,演绎一场浓浓的望月遥思。

一曲《望月》,竟将思念唱长,将秋意唱凉,将一弯残月唱圆唱亮。

听着这歌,这曲,方才惊觉:又是一年中秋至。

又是一年中秋至,月到中秋分外明,我托明月寄相思。

时光,在不经意间从指缝中悄悄溜走,思念,随着那轮渐圆的明月,悄悄的爬上了眉梢。

于是,那缕如水的清辉,也被搅成片片涟漪,拨动着思念的心弦。

但凡世间美好的情感,都跟风月有关,比如阳春白雪春花秋月,总能勾起人们无限的遐想,继而思绪翩翩。

自古以来,月亮更是成了人们借以抒怀的吟咏对象。从中国第一部文学作品《诗经》里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始,多少诗人望月兴叹,写出让人千古传诵的佳句。

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还有晏几道的“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了,一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语便十分的不凡,而落笔时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精彩绝伦,成为千古名句。

想来,这春花这秋月,必是自然赋予人类最为美好的情感盛筵了。

而人生的悲欢离合,落寞清愁,倘无知音,尽可对影成三人的来一番诉说与凭籍,浅释心的幽怜和更与何人说的无语下西楼。

如果说花要看半开,酒要饮微醺,那么,月当赏略遮。

雪里看月,别有一番清越的情思。云后探出脸的月,更如美人用来遮面的团扇,照过朝阳殿里的弦管,照过域外边关的胡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一蕊幽独。虽说幽独,还待月来相衬。

最生动浪漫的,莫过于“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了。

千百年过去,马蹄声渐远。今夜,我来与你相对。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是谁在夜空中仰首望月,把心中的思念折成纸鹤横越星际?

今夜,一轮清辉相耀,会有多少明眸痴痴回望?陌上行人,会有多少的离人把酒泪涛涛?

今夜,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月圆月缺是诗,云卷云舒为画,长空浸墨,星月共枕,光华洋溢,踪影流转。

今日浩月当空,垂柳相依,掬一把水月在手,任凭那马蹄香透,也不忍归去。

吹一曲管弦笙箫,舞一曲霓裳羽衣,只为今朝月,来年与君同。

轻轻的抬手,挽起一缕如水的月光,在月色下拼凑起如花的笑颜,让月色映着微风,轻轻传送我无边的思念与祝福。

月到中秋分外明,愿这十五的月亮,清辉洒遍神州,给盛世的人们带来更多的幸福与安宁。

以上为陆作网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