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句子 > 诗词

濠梁之辩庄子从5个层面赢了惠子

时间:2022-10-13 | 作者:佚名 | 阅读:

上周我写过一篇分析动画短片《夏虫国》的文章,在研究《夏虫国》的时候,我研读了《庄子·秋水》,并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秋水》是《庄子·外篇》中的一章,讲了6则故事,本章开头为:“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因而章名取前两个字名为《秋水》。

《秋水》一章中第一则故事就是《河伯与北海若》,也就是动画《夏虫国》故事概念的出处;而庄子与惠子著名的濠梁之辩,则出于《秋水》的最后一则故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庄子·外篇·秋水》

大概意思就是:

庄子和惠子一同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儵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还是让我们返回开始的话来说。你所说的‘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儿的快乐而问我的,而我则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鱼儿快乐的。”

濠梁之辩之所以著名,就是因为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经常听到类似的争论。

A:“如何如何,所以C如何如何。”

B:“你又不是C,你怎么知道C如何如何?”

B的意思就是,不是当事人就不了解真实的情况;不了解真实的情况,就没权利这样讲。

上面的对话经常会发生反转,比如B不知道,其实A就是当事人或者目击者,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于是A会反击:

“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C的情况呢?”

通常到了这一步,B知道了A其实知道C的情况,就不会再往下争辩了;不过有些人,可能会利用两千年前惠子说的话,说:

“我不是你,所以我不知道你;你也不是C,所以你也不可能知道C。”

这个时候,A又该如何回应B呢?

我觉得用一句“我知之濠上也”来结束对话,是最为恰当的。

当然,以上举的例子仅仅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类似的情况,其无论是情境还是意境都与两千年前庄子和惠子的濠梁之辩有很大的不同。

惠子相梁的翻译_惠子相梁翻译和原文_惠子相梁重点字词翻译

那么,让我们穿越到2000多年前,回到庄子与惠子辩论的濠梁之上,探究这一跨越两千年的争辩到底是谁赢了呢?

1. 一般层面:

一般来说,人们通常会认为濠梁之辩是惠子赢了,而庄子最后的话是诡辩,两人最后的对话,大概就是:

惠子说:“我不是你,所以我不知道你;类似的可以推导出,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

惠子的话看起来逻辑是没有问题的。

庄子说:“你一开始问‘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意识就是说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然后问我是如何知道的?那我回答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看起来庄子无法在逻辑上战胜和说服惠子了,所以开始扣文字,玩文字游戏,是在诡辩。

这样理解的话,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不是当事人,就不了解别人,就不要随意评判别人”的道理,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但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我们仅满足于这样的解释,就不再对这流传千古的著名论辩继续探究下去了的话,难免会在认识上有些片面,也会使自己在其中仅能取得很少的收获。

下面,我们从其他层面对濠梁之辩继续探究下去。

2. 历史层面:

在《庄子·秋水》中,在濠梁之辩之前,庄子与惠子其实还有一段故事的。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用现在的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庄子说惠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庄子并不把惠子的魏相之位放在眼里,但惠子却很害怕并提防着庄子。

这段故事和濠梁之辩结合着看,其实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惠子自己很看重魏相之位,他就以此类推断定庄子也很想要这魏相的官位。而庄子显然不是这样想的,他要指出惠子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

庄子与惠子,两人的一生可谓是亦敌亦友;两人的观点不同,所以辩论起来针锋相对;但两人在辩论上都是大才,又有棋逢对手的惺惺相惜之感。

因此庄子对于惠子的性格和脾气是十分了解的,他在濠梁之上说出:“鱼之乐”,就是为了引出惠子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让他自己说出“不能以自己的思想,揣度他人的想法”的道理,使他自己意识到自己之前对庄子的揣度是错误的。

这样结合上下文,从前因后果的角度来分析濠梁之辩,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毕竟《庄子》一书成书之时,庄子及其门生将惠子相梁和濠梁之辩两则故事前后相连编排,可能就是有些对比的意味。

不过如果再深入考证一下的话,会发现认为濠梁之辩与惠子相梁两个故事前后有关联是不太靠谱的,因为两则故事并不是在一个地方发生的。

(1)惠子相梁的故事发生在魏国的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时间应在公元前322年以前:

十三年,张仪相魏。魏有女子化为丈夫。——《史记·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徐州相王,改元称魏惠王元年。此十三年,即魏惠王十三年,即公元前322年。

(2)濠梁之辩发生在濠水的桥梁上,地点在现在的安徽省凤阳县,古称“钟离”、“濠州”。

凤阳县古为钟离国,后成为越国领土,公元前332年楚灭越,钟离城又属楚。

(3)在公元前322年张仪相魏之后,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又回到家乡宋国。

公元前319年,魏惠王死后,由于东方各国的支持,魏国改用公孙衍为相国,张仪失宠离去,惠施重回魏国。

公元前317年,惠子逝世。

因此濠梁之辩的发生时间应在公元前322年至公元前319年之间,地点在楚国境内的濠梁上;而惠子相梁则发生在公元前322年以前,惠子身在魏国的时候。

我想,以庄子的为人当不至于依然对在几年以前,千里之外发生的故事依然耿耿于怀。况且,惠子相梁时候,庄子已经用鹓雏和鸱的比喻怼回去了。

因此,说庄子在濠梁之辩时有意将辩论引导指向惠子相梁,这个可能性是不大的;但很可能《庄子》成书时将两则故事前后相连的编排确是有意为之。

既然提醒历史说站不住脚,那我们再往更深的层面对濠梁之辩进行探究。

3. 逻辑层面:

惠子善辩,其所说的话就真的没有逻辑漏洞吗?

不是的,惠子说的话有一个很大的漏洞,下面我们将惠子的话提炼一下。

A事件:惠子不是庄子,所以惠子不知庄子。

B事件:惠子由A事件类比推断出,庄子也不知鱼,即惠子知庄子(不知鱼)。

很明显,A与B事件发生矛盾,即惠子由A推出的B否定了A,惠子的逻辑不成立。

不过庄子并没有对惠子的逻辑矛盾进行攻击,而是顺势利用了惠子的逻辑矛盾。

由惠子提出的B事件,即是说即使惠子不是庄子,也能通过某些途径了解庄子,并能对庄子的某些方面做出判断。

即a非b,但也能通过某些途径达到,a知b。

那照此推理,庄子虽然不是鱼,但也能够通过某些途径达到惠子相梁的翻译,知鱼乐。

惠子相梁翻译和原文_惠子相梁重点字词翻译_惠子相梁的翻译

因此庄子说:“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意思是:“按照你的说法,你问:'你如何知道鱼乐的?'即是说(你虽然不是我,但)你已经(通过某些途径/推理/判断)知道了我知道鱼乐。(同样的道理,)我是在濠水的桥上(我的途径)知道鱼的快乐的。”

总结下,就是惠子反驳庄子的逻辑是有矛盾的,但庄子即使不攻击惠子的这个矛盾,而是顺着他的说法说下去,也能在逻辑层面上战胜惠子。

4. 哲学层面:

从哲学层面看庄子和惠子两人的辩论:

庄子的主张是:“人的主观认识可以与客观事实不一样。”

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事实的矛盾很常见,比较著名的有上个世纪40年代分析哲学家摩尔提出的“摩尔悖论”:“我上周二去电影院看电影,但我不相信我那样做了。”

客观事实是我上周二去看电影了,主观认识是我并不相信这个客观事实。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难以置信,我不相信我做了这样的事。”的情况,比如

“我以为我锁了门惠子相梁的翻译,但实际上我没有锁门。”

而主观认识同客观事实的不一致,也未必都带来不好的影响,比如

a把b当作敌人,对b做了不好的事;而b并不知道/不觉得a对他做了不好的事情,而是把a当成朋友,b的认识与实际不一致,但b可能因此多了个朋友而少了个敌人。

我们出去游玩,心情好然后就觉得鸟儿也是快乐的,但实际上鸟儿未必是快乐的,我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不一致,但我们看到快乐的鸟儿会让自己越发得快乐。

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的偏差对这个人带来的影响是好还是坏,关键取决于这个偏差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如果人的心态是积极的,偏差是正向的,就会把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引导。

而惠子的主张则是:“人的主观认识不可能与客观事物一样。”

这个是肯定的,人的主观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反映与实际肯定有不同的地方,而且对同一个客观事物每个人的认识也都不相同。

仅从哲学的层面看,两人的主张都是正确的,并且相互之间并不存在矛盾。

我们再来回顾两人辩论的起因,庄子只是讲了自己观鱼的感受:“‘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这是他的主观认识感受到了鱼之乐,他并没有说这就是客观实际,也未说过其知鱼乐。

而这个时候惠子接了一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知道,惠子这是又想与其辩论了,便用了与其一样的说法针锋相对的回了一句:“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这样我们就明白了,为何庄子最后说:“请循其本。”因为庄子开始的时候并未说其知鱼乐,而惠子却认为其知鱼乐而问其:“汝安知鱼乐?”对庄子来讲,有一种突然被人扣了一顶帽子的感觉的。因此,庄子最后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可以在不知我的情况下自己主观认为我的观点是我知鱼乐,同样地我也可以主观认为鱼是快乐的,尽管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并不相同。

惠子相梁翻译和原文_惠子相梁重点字词翻译_惠子相梁的翻译

两人的濠梁之辩就好比,一个人a和朋友b出去旅游,离开了钢筋混凝土的城市,进入到了大自然中,见到了很多生机勃勃的小动物。

然后这个人a感慨:“这些小动物能自由自在的生活在大自然中,多开心啊!”

然后他朋友b就说了:“你又不是小动物,你怎么知道小动物快乐不快乐呢?”

“……”

显然,两个人的观点都没错误,只是b说的话是有些煞风景和破坏气氛的。

我觉得在哲学层面上,也是庄子略胜一筹。因为惠子的观点只是“人的主观认识不可能与客观事物一样”,只是解决了是什么的问题;而庄子的观点,则是更进一步,是探讨怎样做的问题,“人的主观认识可以与客观事实不一样”。

无法到达真理,并不影响我们去探究真理,接近真理;

生活穷困潦倒,也并不影响我们感觉到快乐。

5. 思想层面:

仅从濠梁之辩这则故事上看,庄子在这里主张的是事物的统一性,而惠子则强调的是事物的对立性。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而道家所追求的“道”则是万事万物所共同遵循的统一的规律,达到道的境界,再用道这个统一的规律去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认识万物的统一与不同。由统一的道衍生出万物和万物各自的规律,而万物及其规律又无不遵循道。仅通过一个层面举例,就好像物理学界所追求的大统一理论,并用它研究物理问题一样。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内篇·齐物论》

庄子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讲“天地万物与我是共生并存,与我是统一的。”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内篇·齐物论》

庄子可以是鱼,鱼也可以是庄周,庄子与鱼是统一的,因此他能感受到鱼之乐。

如果说世界上有唯一一个方法让一个个体完全了解另一个个体,那么这个方法一定是“成为他”,当然一个人是永远不可能成为另一个人的,因此我们讲万物是统一的,而不是说万物是一样的。

追求统一的境界,追求道,追求万物之间的相通与联系,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才能够更加了解对方的想法。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内篇·逍遥游》

“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逍遥游”是指“无所待而游无穷”,对世俗之物无所依赖,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游于世间。“逍遥”,在庄子这里是指人超越了世俗观念及其价值的限制而达到的最大的精神自由。“游”,并不是指形体之游,更重要的是指精神之游,形体上的束缚被消解后,自然就可以悠游于世。逍遥游就是超脱万物、无所依赖、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

因此,庄子既可以是鱼,也可以是庄子,既可以站在庄子的角度看自己,也能够站在鱼的角度看庄子;既能够站在庄子的角度看鱼,也能够站在鱼的角度看鱼;既能够站在庄子的角度看惠子,也能够站在惠子的角度看庄子。精神自由,不受制于肉体的限制。

而惠子则是强调对立性,强调人和鱼的不同,庄周和自己的不同,强调区别和差异。

个人觉得在思想层面上,也是庄子更胜了一筹。

对立和统一是社会和思想领域中的任何事物以及事物之间都包含的矛盾性,属于道家所追求的“道”中的一部分。我们看待事物要结合运用事物的对立性和统一性,才能够更加准确地看待事物,要做到既能从宏观中把握事物的统一规律,又能从微观上分辨事物之间的不同。

而如何运用事物的对立和统一去看待事物,也要分情况讨论的。在人和鱼,庄子和惠子明显不同的情况下,能够站在统一的角度看待问题的庄子显然更高一筹;而如果是面对两个看起来很像但结果却不同的项目,能够分辨其不同,找到其中的原因则显得更为重要。

因此,我认为在濠梁之辩的情境中,庄子的思想更胜了一筹。

6. 艺术层面:

庄子不只是一位哲学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他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其作品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

而惠子则是一位哲学家兼政治家。

庄子所说:“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其实是文学中常用的寄情于物的手法。

类似地,寄情于物、托物言志和借物说理等文学艺术手法在《庄子》一书中经常出现。

而两人的对话,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类似于以下场景。

(1)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陶渊明一边种豆一边高歌,路过的村民听到了问:“子非羁鸟,安知羁鸟恋旧林?子非池鱼,安知池鱼思故渊?”

(2)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李白

李白坐在敬亭山中高歌,路过的樵夫听到了问:“子非敬亭山,安知敬亭山不厌子?”

(3)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醉翁亭记》欧阳修

欧阳修与众宾客在醉翁亭觥筹交错,提笔书文,众宾客见了问:“子非禽鸟,安知禽鸟知山林之乐?安知禽鸟不知人之乐?”

毫无疑问,从文学艺术层面看,庄子完胜惠子。

以上,仅是本人对于濠梁之辩的粗浅的认识,欲了解濠梁之辩的真义,至少应能够做到整体理解《庄子》才行。本文观点仅代表我个人目前的理解,并不能代表庄子和惠子的原意,甚至可能是南辕北辙。各位朋友若对《庄子》感兴趣,可以自行去探究和理解。

以上为陆作网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