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古迹其三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不是以什么为题材)
言志咏怀的诗句
阮籍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咏怀诗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
咏怀古迹其三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不是以什么为题材)
咏怀古迹其三是一首怀古咏史诗的诗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借物言志的古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古文中有哪些著名的咏古怀古诗
中国文学史上,诗歌浩如烟海。
古人说诗言志,而通过吟咏历史来抒发自己的志向就更为贴切,所以在古诗中,咏怀古人古事的诗歌非常之多。
首先想到了杜甫,老杜一生颠沛流离,饱经沧桑,于历史常常有深切的慨叹。
先蹦出来的是《咏怀古迹五首》,这一组五首诗是杜甫游江陵、归州(今秭归县)一带,游历了庾信故居、宋玉宅、昭君村、蜀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从这五位古人的事迹想到自己的遭遇,自我伤感而作。
从后人的角度来理解,这五位古人都有壮志未酬命运不公的情况,而空怀壮志不得舒展的杜甫内心深处也是深深的共鸣。
从“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福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这几句诗中能看出深深的怅惘,这里面对历史的叹息在千年后的今天仍然可以触摸到。
作为律诗的魁首,老杜的诗是越读越有味的。
接下来是李白,太白一生虽然遭遇也颇为坎坷,但是生性旷达,在诗中很少见到愁苦滋味,是一种别样的历史的惆怅。
到嘴边的是《登金陵凤凰台》,全诗如下: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南京是六朝古都,从三国的吴,随后东晋到宋齐梁陈,不到两百年间,六个朝代更迭,让金陵收到多次摧残。
这种乱世更迭借物言志的古诗,在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诗人眼里,更有一番伤痛,个人的遭遇、百姓的悲苦都涌上心头。
最后引用晋明帝长安远太阳近的典故,来表达壮志难酬的心态。
以上供参考。
在古代有许多诗人像李贺一样借物咏怀,托物言志你能写出几句
托物言志的诗1、《现代·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到雪化2、《墨梅》元·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3、《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画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6、《菊花》唐·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7、《沁园春·雪》现代·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8、《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9、《在狱咏蝉》唐·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0、《莲》唐·唐彦谦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日,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看着馀芳少,无人问的中。
11、《题菊花》唐·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12、《精卫》清·顾炎武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
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小学生学过的借物言志或抒情的诗句
竹石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石灰吟 于谦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以上为陆作网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 张杰彬: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高手的关键能力
- 下一篇: 形容诚实守信的诗句(信守承诺的唯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