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海牛饮--凡人说书法,老师给的一张白纸
小时候一说到上书法课,我们就都会拿出一张格子纸,纸上或简单写着二十几个大楷字,或写一首大楷的五言绝句。大家拿出毛笔,蘸上墨反复描,描得越仔细,得的红圈圈越多。同学们越羡慕,以为那就是书法中的好字。
后来大一些,爸爸单位里的同事为他的小孩请了书法老师,小孩的姐姐每天负责给弟弟打格子,我几次去,看到那么丁点大的小孩子,能将白纸黑字变成一幅作品,挂在墙上,心里羡慕极了。
后来上书法课,书法老师拿了他写字的笔,和一张白纸让我写。我吓得连连后退,不敢下笔。老师问我为什么不敢写?我答:没打格子。
老师于是拿了我们画了格子的练习本,要求我写几个字。
我没有办法,只好写了一句极简单的话。写完,老师又递上那张白纸,因为已经开了头,我也就没再犹豫,不过这次,我写了一句唐诗:床前明月光。
写完,老师什么也没说,而是吩咐同学们一起去看,看完后,他对同学们说:“大家都来仔细比较一下,看那两张纸上的字哪个写得好。”
同学们异口同声说:“没有画格子的好。”
老师又说:“现在大家想一想,讨论一下,同样的纸和笔七言绝句毛笔书法作品,同一个人写的七言绝句毛笔书法作品,为什么会有好坏之分?”
同学们先是一蒙,后来经过热烈讨论,一致认为打过格子后,格子会限制人的自由,使人在下笔前,心理就受到了限制,不能自由发挥,自然写得就不好了。
老师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后生可畏呀!你们说得很对,人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下,才能发挥出最好水平。”
当时听得我们个个热血沸腾。但实际上,我们对于自由的理解实在肤浅的很。但也正是这一次肤浅的启蒙,让我不再囿于格子,每次都能放心大胆去写毛笔字。
虽然那时候我们一周只上一节写字课,但因为我热衷于写毛笔字,竟然在一次学校组织的书法赛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从那以后,练习写毛笔字,便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因为爱好,只要见街上有写毛笔字的,我就跑去帮人铺纸添墨,一待就一天,人家不走我也不走,连吃饭都忘了。
再后来流浪到北京,遇见几个写字卖字的,交了朋友,渐渐对时下人对书法的理解有了些许想法。
其间也能见到好作品,但更多见到的则是剑走偏锋,误入歧途的,其中大多数就犯了我们小时候所犯的错误。
有的人看似刻苦练了多年,实则成效甚微。还有的为求形似,手里一支笔,嘴里咬一支笔,写一个字换好几次,煞有介事。还有的得到“快训班老师独传”,在转折处频繁转笔,更有甚者,通篇偏锋入纸,把传统精髓丟失殆尽,还美其名曰:时代特色。
我曾见过有些人写楷书,写的比打印得还工整;有的重墨生宣,全靠涨墨来体现一个字的字形,活托托一“墨猪”,毫无精神可言。
我曾仔细追问过他们在学习书法中遇到的问题,大多数人都没有见过,或者静下心来,一对一研摩过真正的好字贴。多是凭着一腔热血,练习所谓的名家(名人)书法。
古人云,之所以写字无成绩,只因家中无古物。但凡家中能有半纸古刻,一片古简,只需细心研摩,必能有所成就。
又所谓取法乎上,得其中;取法乎中,得其下。如果想要在书法之林中有所建树,第一要紧要事,便是选帖,只有帖选对了,才能在与之日厮夜磨中,寻出一条路径。
此后,再去遍观久经时间印证,而流传下来的名帖,如钟繇,张芝,二王,欧阳询等等这些书法大家的作品,才会有所悟,有所得,才会慢慢踏上书法征程,学有所成。
文字以前都是以叙史,记事为目的,相对要严谨,刻板一些。是二王把书法从这种敬正是命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开创了书法史中“书情写意”之先河。
现实生活中的书法写作,我觉得随情随性,沉心静气,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逸兴,寻求与古人的帖合点,才能更加顺应人心,也更能打动人。
我的姓名:王红芳
从事的职业:自由职业
兴趣,爱好:有三十几年坚持练习书法的习惯。爱花花草草,爱写写画画。曾经画了许多鞋垫,枕头刺绣画稿。爱读书,希望有朝一日成为书法家。因为热爱,我会为我养的小花花题诗,赋予它们我的灵魂。写诗不是我的强项,但是我生命中的伴侣,伴我走过四十多个春秋。
目的:将我生命的微光分享给需要她的人
以上为陆作网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 杨过母亲到底是谁?为何成名后的杨过,只给杨康立碑而无视穆念慈
- 下一篇: 含有梨花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