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句子 > 诗词

早春访友,忆昔抚今,感慨万千,苏轼这首诗值得一读

时间:2022-10-11 | 作者:佚名 | 阅读:

前言:

苏轼说,人生如逆旅,吾亦是行人。

因为,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世上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

所以,身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也未能幸免,尽管他这位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领域都有较高的成就,堪称全能人才。

可是,纵观其生平,却是宦海沉浮艰辛历尽,仕途极其坎坷,所以,一向旷达的他也难免会发出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但是,一个人只要精神不倒,任何的艰难困苦就都不会将他击垮,就像那生生不息的野草一般。

所以,大多数的时候,他都昂扬着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其实,人的这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自我治愈的过程,那些当时觉得过不去的坎,熬过去后再回头看看,真的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一桩。

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的第二年早春,苏轼在拜访好友后曾创作了一首七律,其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此诗可见一斑,读来让人心生美好。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宋 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园》

简译:乍暖还寒的早春,我才十多天没有出门,没想到江边的垂柳就已经返青泛黄,轻柔的柳丝在春风里摇曳生姿。

春风送暖,冰雪消融,山谷中的坚冰也开始融化了,渐渐能听到流冰化断的声音,原野上草儿青青,它们已经遮没了野火烧过的旧痕。

几日来,我得到了挚友们的盛情款待,这份深情厚谊让我十分感动,今日在女王城为我饯别,不禁想起了去年今日。

那时刚刚遭受贬谪的我,冷冷清清地走在这通往黄州的关山道上,陪伴我的只有在那凄风冷雨中寂寞地绽放的梅花,那时的情景真是令人断肠。

赏析:

这是一首清新明亮的七律,作者从春景写起,而后写到好友相聚的欢乐和离别的不舍,紧接着再引入去年彼时一个人独孤和凄凉的旅程,最后戛然而止结束全文,给人以余音袅袅意犹未尽之感,堪称大手笔。

诗的首联写黄州的春天来得迅疾,仅仅因为“春寒”和旧友相逢开心的诗句,自己十多天没有走出家门,就错过了柳吐鹅黄的春景,此时再见,江边的柳树已经是一片新绿了。

其中第二句“不知江柳已摇村”中的一个“摇”字,作者看似随意的落笔,却是妙笔生花,因为他把江柳轻拂春风荡漾的清丽画面,描绘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颔联写诗人来岐亭途中所见的春景,山野中的冰冻的溪流开始融化,那水中融冰的声音时时可闻,原野上生机勃勃,绿草青青,已经看不到野火烧过的旧痕了。

惠风和畅,冰消雪融,草儿返青,目光所及,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蓬勃景象,令人心潮澎湃。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的这一联蕴含着作者不屈不挠的斗士精神,同时也是苏轼对他的政敌们发出的挑战:再多的打击又能将我怎样呢,你看,我不是还活得好好的吗?

颈联写好友们为自己饯别的场所,“留我行”和“待君温”,写出了朋友们对自己的深厚情谊,流连了几日,今日就要别去,好友们都依依不舍,挚友的深情厚谊让苏轼心生温暖。

锦上添花不一定是真朋友,但是,落魄时还能雪中送炭的一定生死之交。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而苏轼的这一生却有这么多不离不弃的挚交好友,本是不幸的人生又是何其幸运。

诗的尾联以回忆做结,余韵悠悠,令人回味无穷,苏轼面对好友们的热情招待,不由得想起去年途经此地时的冷清和凄凉,几欲泪下。

那时,春风岭上的梅花就快落尽了,这些梅花开在偏僻之地,本就少人欣赏,偏偏它们又都长在棘草之中,身世更是令人堪怜。

“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看到这些独自开放独自飘零的梅花,诗人想到了自己的坎坷境遇,禁不住悲从中来,有感而发,于是就作了《梅花二首》以记彼时的悲凉心情。

去年的今日是“何人把酒慰深幽”,今年的今日是“半瓶浊酒待君温”,一个凄凉,一个热烈,这样的反衬更加突出了挚友们的深情厚谊,让羁旅漂泊的苏轼倍感温暖。

前四句写诗人去往岐亭的途中所见,是严冬过后蓬勃的春天美景,风光如画,生机盎然,来日可期。

第五六句写即将离开岐亭,女王城饯别,后两句以回忆做结和旧友相逢开心的诗句,抒发了挚友之情和这个春天一样,令人心生美好。

全诗写景抒情一气呵成,语浅情深,自然清新,余韵悠长,读来让人心生温暖。

写在后面:

苏轼的这首诗作于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的早春时节,彼时距他被贬黄州刚好过去一年的时间。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遭贬,次年(公元1080年)早春在赴黄州贬所时途经岐亭,邂逅在此居住的昔日好友陈季常。

偶遇于贬谪途中,来不及诉说过往种种,二人唯有依依别过。时间转过去了一年,苏轼也安顿好了自己的心情,于是,就在第二年的早春时节(公元1081年)亲自到岐亭拜访老友。

苏轼最是个能随遇而安的人,虽然遭受了不白之冤,从繁华的京城落魄到了荒凉偏远的黄州,但是他的豁达和乐观总能令他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种种。

虽然到黄州的时间不长,可他却结识许多挚交好友,其中,潘大临、郭遘(gou)和古耕道三人就是他的黄州新友,这一次岐亭相聚,就有此三人作陪。

去年途经此地时,苏轼刚刚遭受了人生的重创,那凄凉的境况犹是历历在目。

而今故地重游,得到了好友的热情款待,让自己的孤单寂寞得到了温暖的呵护。

苏轼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就有了这首著名的诗篇,有劫后余生的顿悟,亦有来日方长的展望。

注:本文系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联系立即删除,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以上为陆作网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