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小孩子都会背的诗,竟然只用20个字,就把这无形无色的东西写活了
有这样一首诗,算是现代小孩子诗教启蒙的必背篇目之一,不能说“家喻户晓”,也算“耳熟能详”。
很多时候,在老师授课之前,它就被当做一个睡前谜语读给孩子听: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谜底,就是诗的题目——风。
虽然看起来挺像一首儿歌,但它的的确确是一首唐诗,作者来头还不小——
他叫李峤,曾经官至宰相。李峤这个人20字古诗,在大唐政坛来说,虽然官当得大,但因为先后依附张易之兄弟、韦后、武三思等人,名声一直挺差。
而在诗坛文坛,他虽然和苏味道并称“苏李”,又和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合称“文章四友”,但在后世人的认知当中,始终是个“十八线开外”的诗人。
唐朝姓李的诗人太多了,“李峤”这两个字几乎完全湮没在李白李贺李商隐等李姓大佬的光环里;而在同时代的诗人当中,比他小5岁的王勃和杨炯是“初唐四杰”的半壁江山,和他同岁的杜审言有个名垂千古的孙子——诗圣杜甫。反观李峤,留给世人的,似乎只有这么一首《风》了。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首诗,没有深奥的典故,没有难解的字词,也没有过于抽象的概念,只用20个字描摹了四个平平常常的画面:
秋叶飘落,春花早开,江上浪起,竹林舞动。
都是连小孩子也能快速读懂的场景。
闭上眼睛,仿佛能看到一连串蒙太奇式的画面:
镜头从湛蓝的天空轻摇向下,有几片金黄的叶子打着旋儿落在林荫小路上;再一转动,却是微微颤动的桃李花枝;随着镜头推向远处,看见江上白浪滔天,渔船在其中若隐若现;猛然回首,又见翠竹万竿,沙沙作响……
这不同季节、不同空间的四个场景,之所以能够在李峤的笔下“无缝切换”,全是因为这无色无味、无形无相的“风”。
“风”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线索,把这四句诗从大自然的笔记本中“摘抄”出来20字古诗,拼在一处,便成就了一首好诗。
小时候读,觉得简单易懂;长大后再读,又能品味出一些不一样的滋味。
写“风”的诗那么多,为什么只有这一首让人印象深刻?
大约,正是因为这“简单”二字。
“撩钗盘孔雀,恼带拂鸳鸯。”这是李商隐的《风》,又是孔雀又是鸳鸯,看起来相当热闹,必须得读第二遍,才能明白,这是在写女孩子的孔雀钗和鸳鸯带在风中舞动的样子;
“林梢鸣淅沥,松径夜凄清。”这是薛涛的《风》,也是采用了场景描摹的方式,写出了风吹过树林的声音与体感,但是相对来说,两句的空间有所重叠,还代入了非常深刻的个人情感,让这缕风染上了过多属于薛涛本人的色彩;
“若至兰台下,还拂楚王襟。”这是李峤本人的另一首《风》,使用了“楚襄王披襟挡风”的典故,但这个典故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了,是那种“虽然知道,但是难以共鸣”的类型……
其他写“风”的名篇,要么偏重某一类型的风——比如春风、秋风、北风、南风、微风、狂风、晨风、夜风、松风、杨柳风,要么旨在托物言志,让人觉得“这股风不太单纯”。
唯有李峤的这一首五言绝句,说是写“风”,就简简单单地写,不刻意修辞,不夹带私人感情,也不拐着弯地引经据典,所以不需要读过很多书,只要有一双能看见自然万物的眼睛,就能读懂。
其实,上面提到的那另外一首《风》,在唐代还是挺走红的。它是李峤一组“杂咏诗”其中的一篇,这组诗一共120首,每首写一个物象,上到日月星辰、自然现象,下到文具乐器、花鸟虫鱼,都是五言律诗。可能因为这些题材比较适合小孩子认知世界万物,也符合日本文学所追求的“物语”境界,这组诗传入日本后,成了平安时代的幼学启蒙教材。因为好奇,小诗妹特意去翻看了《全唐诗》,发现这120首诗占了足足两个章节,题目几乎都是一个字的,看起来对强迫症非常友好。
这120首诗,对仗整齐,用典丰富,对“五律”的格式形成,起到了重要贡献,还给日本的和歌文化做出了一定影响。但千年之后,它们的记忆度反而不如那一首简简单单的,仿佛随手记下的灵感碎片的《风》。
那四个最简单的画面,任岁月流转千年,未曾变化分毫,反而成了“风”这一意象最直观的名片。
也许,正因为风是无情之物,便不需要赋予其太多的情感;风又是无形之物,便不需要设置太复杂的场景,只要简简单单地涂抹一笔,让人自行填补空白,便好。
正如在《琅琊榜》的最后一集当中所说的那样:
不是起风了,是这宫墙内,这风从来就没停过。
我是小诗妹。
以上为陆作网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 学生积极向上励志的书法名句
- 下一篇: 小班古诗大全300首300首全集幼儿_小班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