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学生读本读后感
在如今这个信息时代同时处在智能时代将来但未来的黎明前,手上拿着这本傅雷家书,犹如珍宝一样珍稀。
书中的内容是1954年—1958年傅雷家人之间的来往家信,这本学生版的家书书写了傅聪波兰留学期间的离别之情、谈练琴之道、音乐之道、学习之道、恋爱之道、乃至师友情谊等等。也贯穿了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傅雷夫妇最后的生命历程,见证了付聪由钢琴学童成为世界级钢琴家的成长过程,再现傅氏兄弟成长的家庭背景。
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傅雷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饱读诗书,译著宏富傅雷家书好词,为人坦荡,禀性刚毅,在生活中以身作则,严厉而不专制,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鼓励并引导孩子的每一次重大选择,其中楼适夷代序中有个片段诠释了这一点,书中是这样描写的,有一次傅聪弹琴弹出了神,心头不知来了什么灵感,忽然离开琴谱,奏出自己的调子来。在楼上工作的傅雷从琴声中察觉了异样,从楼梯上轻轻下来,这一次,傅雷并不是来制止的,他叫孩子重复弹奏原来的自度曲,听了一遍又一遍,并亲自用空白五线谱把曲调记录下来。还说这一曲是很好的创作,特地给起了个题目,叫做《春天》。书中的傅雷手稿的代序部分可以看出傅雷爱子教子精神,了解孩子天赋后根据孩子的发展情况来培养孩子傅雷家书好词,在培养的过程中首先把人格教育看做最主要,其次把艺术教育只当作全面教育的一部分,让孩子学艺术不一定要他成为艺术家,会根据孩子的发展情况而随时改行,同时不单单培养音乐一门,而是以全面的文学艺术修养为基础来学习。
书中的每一封家书都记载着傅雷夫妇对孩子人格的教育,日常生活上的”唠叨“和”说教“,了解孩子现阶段的动态,以及全然的表达着内心的思念之情。在看每一封家书的时候,我还会把自己代入当时作者的情境,是怎样饱满的爱和思念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很多时候我们口口声声的说爱孩子,但给到的却不是真正的爱,而是一种自我的感动,自然,孩子接受到的也会很不舒服。真正的爱是即使物理距离相隔很远,我也当作你在我身边,然后静下心来,花上时间,和你说说话,了解你的内心。是即使物理距离很近我们在彼此的空间里能够做自己的事情同时不忘及时关注到你。用心、用情、用时间灌溉的树苗必定会长出小树、大树甚至参天大树。
教育本质是相同的,不论是古还是今,不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都是上代人对下代人的启蒙、唤醒、点亮,即使付聪这样的天纵之才,也是在付雷夫妇的”唠叨""说教”中成长的,中国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责任就是以这种方式传达的。
以上为陆作网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 有爱心造句
- 下一篇: 国外的孩子都在学语法,凭什么我们不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