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教学设计(语文组)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科目:语文教学对象:高一(课时提供者语文组一、教学内容分析《庖丁解牛》选自人教版选修,这篇文言文,篇幅短小,故事性强,寓意深刻,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本课涉及的哲学思想对高中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形成具有很大的意义,本文细致生动的描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对学生的写作帮助较大,值得学习,尤其是从本文中衍生出来,至今仍有活力的几个成语。但学生在自主理解有一定困难,需要教师引导阅读。《庖丁解牛》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把握文章内容;理解并积累本文的成语;通过成语了解庄子的散文风格及主要思想。能力目标:体会本文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特点,学习本文细致生动的描写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分析庖丁的解牛之道,把握庄子的养生之道,体悟人生之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庄子的哲理性文章,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庖丁解牛的哲学道理,品味庄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领悟作者思想内涵,体会文章的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高一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古文学习方法,本文篇幅不长,课下注释详尽,文本内容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再通过导学案落实文言基础知识。
所以本课的学习主要是让学生探讨庄子在这则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味哲理,体会庄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理解哲学思想上,对于学生来说有难度,以阅读鉴赏的标准来看,学生对哲学的领悟力有待提高。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在教学的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阅读鉴赏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理解,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难理解的语句,教师再做点拨,使学生的认识一步步走向深入锻炼学生的思维。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从课文探讨庖丁的解牛之道中理解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教学难点是:品味庖丁的解牛之美,探讨庖丁解牛之道,理解庄子的养生之道,联系实际生活探讨人生之道。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视频走进情景视频让学生进《舌尖上的中国》“铲刀帮”李伯荣家族精湛娴学生观看视频入高超精湛刀功欣熟的刀功。“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功夫没有捷径。”赏的情境,对技术分钟)高超有直观感受。1.看图猜成语,走进庄子东施效颦、螳臂挡车、朝三暮四、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喻做事情,如果不考虑自己的条件,盲目地模仿别人,很容易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螳臂挡车——喻自不量力,招致失败。朝三暮四——原指仅改变形式而不改变内容。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邯郸学步——喻全盘否定自己的传统,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不仅学不到别人的优点,反而会丢掉自己的长处。相濡以沫——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多指夫妻之间。从上面的成语当中,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一个成语是一个故事的浓缩,一个故事里则蕴含着一个有深味的人生哲理。一成语,一故事,一哲理。这就是我国战国时伟大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庄子,他最擅长使用的一种“载道说理”的方式。庄子主张“天人合一”、“清静无为”主张“天道自然,养生全身”。庄子的思想被后人称之为最早的关注人心灵的哲学。他的笔下的文字世界,诙诡怪诞,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构思夸张奇妙,奇趣横生;还善于运用各种譬喻,活泼风趣,睿智深刻。总体来说,庄子的散文长于说理,想象丰富、妙趣横生,富有浓厚的文学气息和浪漫主义色彩,且哲学意味很浓,是“文学的哲“哲学的文学”,在古代散文中罕有其比,赢得无数文人学士的仰慕。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庄子《养生主》里的一个成语,了解一个屠牛夫的故事。看看这个故事的背后又被庄子蕴藏着怎样的深意哲理。
这个成语故事就是:“庖丁解牛”(ppt)解题:庖,厨师;丁,人名;解,分解、分割;通过成语走进庄子,了解庄子主要的哲学思想及其散文特点:一成学生看图猜成语,语,一故事,一哲并回顾成语所蕴含的哲理。引出课文成语故事。(另,在一开头已暗含着文章中最主要的内容的探“道”——总结规律)二、成语导入新课(师)在进入故事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课前我们看的《舌尖上的中国》的那段视频,你觉得李伯荣他们家族的刀艺如何?(能用成语最佳)好,看来大家都已经被李伯荣家族所呈现出来的高超娴熟的刀艺所折服啊。其实大家形容刀艺的这些词汇,也都可以用来形容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庖丁,甚至解说词里的很多词汇本来就是庄子用来形容庖丁的,比如说,目有全牛,批隙导窾、切中肯綮、游刃有余。(PPT展示)不过老师举得庖丁的刀艺更高一技,更加地神乎其神。因为,庖丁他解的是一整头牛,而牛的体积更大、他的内部构造更加地复杂,然而庖丁肢解起来竟然手起刀落,非常地干净利落,轻松自如。(师)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看一看庄子是如果描绘庖丁高超的解牛场面的。他解牛过程中手肩足膝和谐并用,而且肢解中刀肉发出来的声响高低错落,非常地有韵律有节奏,就更舞曲一样,和庖丁优美流畅的动作相配合,就像在奏乐,又像在跳舞。
这哪是在屠牛,根本就是在进行神妙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嘛。读到这,我就不由想不到了《唐伯虎点秋香》中的一个画面,那就是唐伯虎用扫把甚至用人体作画的场景,用毛笔作画挥洒自如行云流水就算了,唐伯虎竟然能用扫把用人作出一副好画,而且作画过程中动作优雅自如,。也就是说唐伯虎跟庖丁一样,他们的技艺都以修炼到了各自领域里最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一种至高境界了。生回顾视频,回答问题。生:娴熟、高超、游刃有余、出神入化、随心所欲、炉火纯青、登峰激发情景,感受高超刀功那种游刃有余、出神入化的境界。引出庖丁艺术创作般的解牛画面。通过诵读,体会其节奏感,揣摩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细节生动的描写。品文解三、研读文本,解读重点(二)研究“用刀之法”老师觉得,最能直接表现一个厨师功夫的就是他们的刀艺。现在我们来看看庖丁的刀。他的刀用了十九年,解过数千只牛,竟然若新发于硎(就好像刚从磨刀石磨出来一个,崭新锋利。)大家再看看其他级人一年,甚至一个月更换一次刀,而他十九年。真是太神奇了,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答案就在我们文本的第三段,现在着我们就把集中精神,焦距语言,重点来研究下这一段,看看庖丁是如何使他用了十九的刀若新发于硎的?(师)总结:对于庖丁的用刀奥妙大家已经找的非常全面非常到位了。
综合大家刚才的分析,总结起来就是四点:带着问题自由朗读第三段,找一找庖丁用刀的奥妙。思考并讨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通过重点句子的理解,学生在书中找到答案。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学,寻找难理解的句子,试着自行梳理出本课教学重点——庖丁解牛之道,并体会本文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的特点。老师扣住文本细节,加以相应的引导和疏通。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批隙导窾,切中肯綮;(顺应结构规律,避免硬碰硬)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抓住刀和骨节的规律特点,避免矛盾)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 行为迟;(尊重规律,面对难处,谨慎小心) 善刀而藏之。(要爱惜、懂保养) PPT展示】 (三)探讨“解牛之道” 分析到这,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庖丁用刀的 奥妙其实就是他修炼成一代神庖的原因所在,而这也 正是庖丁他的“解牛之道”,在这样的解牛之道下, 余”的至高境界。当然,庖丁的出神入化游刃有余的解牛境界,并 不是一蹴而就,一朝一夕就能够修炼成的,他也必须 在不断地实践中积累经验,掌握规律,才能从机械的 “术”的层面上升到游刃有余的“道”的境界。而这 一结果可以说是庖丁“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的一 个结果,庖丁解牛的过程,也就是他“好道”“探 道”“得道”“乐道”的过程。
现在我们把这则故事再读一遍,好好地品味下庖 丁的解牛之美和解牛之道。 思考讨论并形成问题的 解答。 齐读课文,感知文本, 加深印象。 归纳总结“用 到之术”,层层递 进,引出下面的内 容“解牛之道”。 再次使学生回 到文本,思考问 感受上面所探讨的庖丁解牛之美和解 牛之道。 (四)养生之道在文段的结尾,文惠君说“善哉!吾闻庖丁之 言,得养生焉。”那文惠君当年从庖丁的经历中得到 的“养生”哲理又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这篇寓言故事选自《庄子养生主》, 其实庄子他就是想借庖丁解牛之事,文惠君之口来传 达他的“养生之道”。我们先来听听庄子是怎么说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顺其自然之理以为常法,就可以保护生 命,保全天性,可以养护精神,可以享尽天年。)通 俗点说就是饿了吃,困了睡,累了歇,不要跟我们的 身体机能抗争。 (结合学生导学案资料) 养生之道是咱们中华文化一个永恒的博大的主 题,需要我们用一生感受和践行。 (五)探讨人生之道 今天,老师更关注的是在座的你们从庖丁解牛这 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人生之道?老师一直跟大家读 文观己,读文观己。咱们无论学习古文除了品文品人, 还要学习观己,关照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丰富自己 的心灵和情感。
现在请大家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历来谈 谈你从庖丁解牛中悟出了什么道?可以结合文本中的 具体语句来谈。 同桌前后桌之间可以交流一下,咱们 分钟之后来个碰撞。小结:人处身错综复杂的社会,面对纷繁的 事情,面对一件事情,我们应先了解事物的规 律、道理,顺应自然而行,尽可能的避开种种 矛盾冲突。当困难和冲突不可避免时 则要全神贯注 低调做人。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生存于这个社会之中。 结合导学案相关资料, 由此及彼,拓宽学 思考并讨论问题,学生 生知识面。 回答问题。 学生交流、讨论,发 教师从以下方面把握:充分发挥学生 了解规律,掌握规律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活经历解读文本, ——抓住本质,用心处 透过文本形成个性 化的观点。注重学依乎天理 因其固 生的审美体验,陶 然——顺其自然,不强 冶情操,充分发挥 学生思考问题的能技经肯綮之未尝—— 避开锋芒,从长计议 力,拓宽学生思维 实际生活,读文观每至于族行为 己,有自己的情感 迟,动刀甚微——不莽 体验和思考。 撞,谨慎行事 善刀而藏之——收敛 锋芒,低调做人 六、课后总结以上是我们从《庖丁解牛》中悟出来的人生哲 理,不同的人由于不同的人生境遇,不同的生活环境, 会读出不同的体悟。
大凡好的作品,它所带给我们的 不仅是一点知识的补充、几次能力的训练,它所馈赠 给我们更多的是心灵的丰富、情感的升华。希望在座 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用自己多情多思的心灵走进庄子, 走进中华成语文化,去感受绵绵文化的经纬、悠悠生 命的掌纹。 课外阅读:右手举 通过总结提升 《孟子》左手握《庄 知识,拓展学生的 子》;庄子成语故事及 思维。课外阅读庖丁解牛的哲学道理, 轶事。 增加学生阅读量。
以上为陆作网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