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句子 > 诗词

爱情的极致---《关雎》与《蒹葭》

时间:2022-10-18 | 作者:佚名 | 阅读:

关雎蒹葭原文_《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原文_关雎 蒹葭 原文

《诗经》简介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关雎蒹葭原文,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

《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赋、比、兴。赋:平铺直叙,铺陈、排比。比:类比,比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兴: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诗经》内容丰富关雎蒹葭原文,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孔子评价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不虚假。)

诗歌细解

关雎 蒹葭 原文_关雎蒹葭原文_《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原文

原文、译文及解词

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逑(qiú)。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一种水鸟名。洲:水中的陆地。窈窕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好逑:好的配偶。逑,匹配。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菜:水草类植物。左右流之: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寤寐:醒和睡。指日夜。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yōu)哉(zāi)悠哉,辗转反侧。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思服:思念。服,想。悠哉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悠,感思。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sè)友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近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近之意。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芼:择取,挑选。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主题

通过写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窈窕淑女的思念、追求的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幻想中求而得知的喜悦。

理解性默写

1、起兴的句子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2、全诗的纲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或表现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最能体现全诗的精神,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句子(诗中描写情感波澜的句子)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4、最能表达诗人对心中恋人的爱慕之情的句子: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5、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关雎》中描写青年男子对美貌少女表达倾慕之情的句子是: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6、.《关雎》中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之深追求不到而痛苦难眠的句子是:辗转反侧,寤寐思服。

7、《关雎》中的男子由“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引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美好联想;“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写作手法

(1)比兴手法的运用。诗歌以河中沙洲上相互和鸣的水鸟开头,是《诗经》“比兴”手法中“兴”的表现方法。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原文_关雎蒹葭原文_关雎 蒹葭 原文

(2)重章叠唱的形式营造出了一种喜庆的气氛。

(3)语言富于表现力,运用双声叠韵。“窈窕淑女”“辗转反侧”等语句,善用双声叠韵,既富于表现力,又琅琅上口,至今活跃在人们的语言中。

重点赏析句子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这四句运用了比兴的手法,首句借雎鸟一声声的相互和鸣起兴,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想到那位美丽贤淑的少女,正是自己理想的佳偶。(说比兴也正确,兴中有比)

2、《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3、《关雎》大量运用了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请从诗中找出一处,反复朗读,并体会其作用。

《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叫声,窈窕(叠韵)表现淑女向美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状态,辗转(叠韵)刻画出因相思而不能人眠的情状,既有和谐的声音,又有生动的形象。

关雎蒹葭原文_《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原文_关雎 蒹葭 原文

《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原文_关雎蒹葭原文_关雎 蒹葭 原文

原文、译文及解词

蒹(jiān)葭(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清晨的露水变成霜。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下文“萋萋”“采采”义同。为:凝结成所谓:所说,这里指所怀念的。伊人:那个人。在水一方:在河的另一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溯洄从之:意思是沿着河道向上游去寻找她。溯洄:逆流而上。从,追,追求。阻:险阻,难走。溯游:顺流而涉。游,通“流”,指直流。宛:仿佛。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芦苇凄清一大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他)就在河水对岸。

萋萋:茂盛的样子,文中指芦苇长的茂盛。人教版为“萋萋”,苏教版为“凄凄”。晞:晒干。湄:水和草交接之处,指岸边。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坎坷又艰难。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跻:升高,这里形容道路又陡又高。坻: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她(他)就在河岸一边。

采采:茂盛的样子。已:止,这里的意思是“干“,变干。涘:水边。

关雎蒹葭原文_《诗经》二首关雎,蒹葭原文_关雎 蒹葭 原文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那道路弯曲又艰险。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他)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右:迂回曲折。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而不可得而作。

主题:这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诗歌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与想像、幻想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恋人的强烈喜爱之情。

理解性默写

1、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3、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4、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诗中用反复吟咏的形式创造可望不可及的虚幻意境;蕴涵炽烈相识之情的句子)是: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5、体现诗的全部旨意出来,且起到联上启下作用的诗句是“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写作手法

反复咏叹,情景交融

这首诗三章复沓,借助环境描写,气氛渲染和渗透情感的叙说,画面鲜明生动,情景交融,真切地表现出怀思恋人的惆怅之情。

重点赏析句子

1、请简析这首诗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举一例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显示了主人公的情感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举例:每章的后四句。反复抒写道路的险阻,表达主人公执着的爱情追求。

2、诗的每一章开头都写景,说说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是起兴句,以引起下文。②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表现主人公对所思慕人的深挚感情。③烘托萧瑟冷漠气氛,流露主人公凄婉惆怅感情

3、分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描写“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表达了一种追求“伊人”求之不得凄清、冷落(或缠绵悱恻)的思想感情。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这首诗每章开头两句写景,渲染了萧瑟冷落的气氛,烘托出主人公凄婉惆怅的心情。

B.这首诗三次运用“宛”字,给人以迷迷茫茫、若隐若现的感觉。

C.这首诗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表达了缠绵无尽的情感,委婉动人。

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绝望情绪。

答案及解析:D(“这首诗表现了主人公对意中人执着追寻的精神”是正确的,但并没有体现主人公绝望的情绪)

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诗以男女恋爱为题材,表现的是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热烈感情。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的是《诗经》中常用的“赋”的手法,点明故事发生的季节在深秋,为诗歌创设了一个萧瑟的意境。

C.“溯洄从之”和“溯游从之”是通过连续匆匆的寻求行动,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选文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是通过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

答案及解析:B。这是“兴”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以上为陆作网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