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中的象征主义表现手法 陈龙
《狂人日记》中的象征主义表现手法
陈 龙
《狂人日记》在表现手法上将多种文学思潮颇具特色的融合在一起,其中象征主义思潮尤为突出。小说的创作运用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使小说的艺术效果更加强烈,也由此奠定了《狂人日记》在中国
现代小说创作中的地位。
艺术表现上的象征方法的表现特征是:作家把对生活的感受,通过所选择的意象,形成作品正面表现的“象征物”,以暗示“另一世界”——“象征对象”。象征物和象征对象之间应有表层的或者内在相似点,以形成对应联系,但两者不能是简单同一的。下面从两点分析一下《狂人日记》的象征艺术表现方法。
第一,从艺术表现的角度看,《狂人日记》运用了象征手法,把狂人作为艺术表现的中介,通过他小说的表现手法有哪些,把狂人,把“日记”所写的一切都打上狂人病态心理病态思维的印记,使客观世界整体上被表现为狂人的主观幻想,“日记”以丰富的象征暗示引导读者感受“另一世界”——“象征对象”,并最终把狂人的主观幻想表现为客观世界的本质。《狂人日记》自始至终都是在记述,描写狂人对他的生存环境的认知和抗争,这是狂人心理的客观世界,自然“日记”的行文就呈现出杂乱无序,但是透过这种“无序性”,我们可以看出作品内在的有序性。
第二,鲁迅先生笔下的狂人是一个象征意味极浓的形象。借助象征艺术表现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和具体,变直白为曲折和含蓄。鲁迅先生塑造人物“狂人”这个形象时,始终追寻人物精神状态的变化,突出描述人物的感觉活动。不仅如此,他还极善于捕捉狂人在紧张、迷惘、混沌等特殊状态下的模糊现象,错综纷乱的幻觉等,借以展示狂人潜意识的心理活动,真正达到了消融内外世界表现之差,充分揭示了封建家族制度和伦理道德对人的迫害。从狂人这个象征意味很强的人物形象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深广得多的历史生活内容和沿袭了数千年的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狂人的语言也带有很强的象征色彩。通过狂人的谵言妄语,读者可以饱览作家精心构思的双关的历史生活内容。仅就其口中说出的“吃人”二字,就有很大的历史容量:有奴性的忠君思想——“易牙蒸了他儿子,给桀纣吃”,有封建孝道——“大哥说爷娘生病,做儿子的须割下一片肉来,煮熟了请他吃”;也有对一切勇于造反者的镇压——“吃到徐锡林”……这就使得小说中的单纯的“突”处变“虚”;因虚而富于象征意味。
但是,我们必须正确理解《狂人日记》的象征意味。一方面,他的确是被迫害致狂,小说中许多情节的许多描写都说明他是狂,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另一方面,又因为他是一个象征意味很强的形象,鲁迅先生塑造这个形象的目的小说的表现手法有哪些,也含有借之抒发长期淤积的对封建宗法制度的满腔愤懑去探视长远深广的历史生活内容。在小说中,被迫害致狂的“实”与象征意义的“虚”又使得狂人形象具有某些民主斗士的性格特征,正义与勇气。
《狂人日记》表面看来是一个迫害狂患者的“错乱无伦次”的胡言乱语,其实却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反映了“狂人”对中国封建社会和封建礼教的深刻认识以及他所进行的抗争,构成了在特定历史时期内被吃者和吃人者的斗争这样一个典型的情节,表达了“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这样一个主题,同时也完成了”狂人这个典型形象的塑造。
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使狂人的妄想妄觉具有了一种奇特的力量,这是任何其他艺术表现手法所不能获得的向封建势力发起攻击的力量。正是这种象征主义手法的运用,使我们透过狂人表面的疯癫,认可他反封建的基本素质,看到他的清醒,胆识,豪气。也正是由于象征主义的手法和运用,才使得《狂人日记》在更广阔的幅度和更集中的深度上具有了更加深厚的思想内涵。
以上为陆作网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 描写登长城风景作文
- 下一篇: 为什么你的发言总是不能够吸引他人,而且让听众听完毫无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