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浅析童话“灰姑娘”从“神话”到“迪士尼”汇编
新版浅析童话“灰姑娘”从“神话”到“迪士尼”汇编摘要:首先,笔者对石器时代就存在的神话性特征的定义进行思考,并通过依然保留着神话性特征的原始形态“灰姑娘”例子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其中所含神话性文化的特征。最后借由近代版“灰姑娘”与迪士尼版“灰姑娘”的故事,对其神话形态演变过程及趋势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对贝罗版“灰姑娘”与前版本的比较,分析其演变的起因及其背景。最后通过探讨“灰姑娘”从“神话”到“迪士尼”在文化上的变化过程,并对其整个改变过程的意义进行分析和评价。关键词:灰姑娘;神话性特征;演变中图分类号:I0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2x)09-0121-03引言说到“灰姑娘”故事,在许多年轻人的脑海中可能首先浮现的是迪士尼的“灰姑娘”。的确,由世界童话名著改编的迪士尼的“灰姑娘”,作为伴随着动画成长的一代人而言显得既熟悉又亲切。尤其是“灰姑娘”中改变命运的情节,更是代表了众多追逐梦想的女孩子心声。但被迪士尼动画版的“灰姑娘”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孩子们通过这个故事最终学到了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当笔者比较了迪士尼版和迪士尼之前的“灰姑娘”版本后,发现看似普通的“灰姑娘”故事背后,存在着一场不同寻常的变化过程—一个神话演变的现象。
自古以来,各种类似于“灰姑娘”的故事一直存在灰姑娘的故事完整文章,并在世界各地以各种形态流传下来。相比其他民间故事,“灰姑娘”可以说是一部为数不多的既保留了民间故事形态,又不失神话特征的作品。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其中的神话因素被逐渐淡化,最终演变成我们当前所看到的那种如迪士尼式的儿童作品。对于神话表现形式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等,笔者认为很值得探讨和研究,本次论文正是围绕这些问题而展开。一、神话性文化的思考什么是神话性呢?日本当代思想家、宗教学家中泽新一,在他所著的《人类最古老的哲学》中,对神话性的定义曾做出陈述。中泽认为:“神话”是人类最古老的哲学意识之一。人们可以通过“神话”这种***,将原来的世界观从时间或空间上进行提升,使原本看起来无法与现实相连系的概念得到了解释(如:开天辟地);将一些原本无法相提并论的事物,通过打破自然法则的方式,使两者达到形式上的平衡(如:动物变得如人般可以交流对话);将一些原本在现实的世界中无法并存的东西,尝试着从理论的角度寻找可以共生的可能性(如:幽灵鬼怪说)。中泽通过研究发现:在神话的世界里,事态往往不按照公理的形式所进行。一些从常理上看来,属于错位、颠倒、不可思议的状况,在这里则可以变得很普遍灰姑娘的故事完整文章,也可以很自然地发生。
同时,由于在神话中带有较强的“感官性理论”更加大了它的一种非合理性印象。这里所谓的“感官性理论”,是指看、听、闻、尝、用皮肤感受的触觉等,以具体的感觉为素材展开的理论。而神话则是古人将这种由具体的感觉素材,以一种象征性的“状态或形式”进行归纳后,并辅以相应的理论,使神话成为能用来试图理解世间万象的手段。透过中泽新一的理论,可以使我们感受到神话性文化的基本概念可以归为以下几点:一是神话文化起源于人们的想象力,是社会意识和人们哲学思想的反映。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具有思想性的虚拟世界。二是创造神话的目的,是表达社会期盼和人们的心理追求,以充满人性的拷问,将自己无法实现的理想和愿望,在神话故事中得到实现。三是创造神话的基础,是结合当时的社会生活环境,放大感官认识,创造出神与人链接的“中介”并进行逻辑性神化,使普遍存在但互不关联的事物和现象,以及神与人的关系链接起来。而“灰姑娘”的故事,正是结合了以上三种的思考方式进行展开的一个具体事例。接下来,笔者将通过流传于世界各地的“灰姑娘”故事,分析总结其对神话性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二、不同神话性文化形态中的“灰姑娘”故事本章中,笔者将以中泽新一的神话性理论为基础,发掘存在于“灰姑娘”故事中的有关神话性文化的信息,并对其如何展现进行分析。
在笔者看来,“灰姑娘”故事存在以下特征。一是“灰姑娘”故事的主旨是一种基于神话性的幸福论,通过神话使人们心灵的追求得到满足。二是“灰姑娘”故事,对现实中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被神化的中介来引导问题并从理论上解决问题。所以“灰姑娘”故事的最终目的是在虚拟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中介的形式,将原本不属于同一世界的两者连接起来;同时利用中介,将属于同一世界且同一性质,但存在差别的事物(如王子与灰姑娘的身份差别)联系起来,最终使故事的结局趋向完美。三、“灰姑娘”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世界各地类似于“灰姑娘”的神话传说不下于1500种。本论文中,笔者将引用中国版、日本版、格林童话版的“灰姑娘”故事为例进行分析。1.中国版的“灰姑娘”。在中国,最早有记载的“灰姑娘”故事是出现在唐代的一本名为《酉阳杂俎》的书中,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灰姑娘”故事,这本书中.出现的“叶限”则是这个中国版的“灰姑娘”。中国古人们存在着“神与人”之间必然联系的思想,还存在着“神”在接受人们崇拜的同时,应当守护崇拜它的人们的伦理观。这一伦理观,在神话故事里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出来。在故事中,由于“叶限”尽心保护了被继母所吃剩后的“鱼骨”,“鱼骨”按照“神与人”关系的伦理观,给“叶限”带来了财富,从而抓住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契机。
纵观中国版的“灰姑娘”故事情节,它的神话性文化体现了两个基本特点。(中国神话的不同特点)。一是对于“神与人”的中介。中国先民们可能受“逐水草而居”的文化影响,对水界中的“河神、龙王及鱼虾蟹等神”往往表现出较高的敬畏。因此在中国版的“灰姑娘”故事里,用水界里的“鱼骨”作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使故事里的“鱼骨”发挥着超自然的作用,推动着整个故事的展开。二是对于故事表达的期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财富与成功的关系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因此,故事的期盼里有些偏重于人性中的财富欲望,对于中介的作用在联系上做了淡
化,而仅仅对财富上的超自然作用进行了强调。2.日本版的“灰姑娘”。在日本类似“灰姑娘”的故事很多,其中较为人知的有《落洼物语》、《皿々山》等作品。由于《落洼物语》故事中的“灰姑娘”,具有***身份和通过才艺改变命运的方式,这与大家所熟知的“灰姑娘”的基本条件相去甚远。因此笔者以《皿々山》为例,分析日本版的“灰姑娘”。山中存在着异界的传说在日本流传已久,主要是为了区分自身所在世界,而被创造出来的虚构空间。如大家所熟悉的浦岛太郎中的***就属这一性质。因此,日本版的“灰姑娘”故事从“山”开始。一个名叫糠福的小姑娘被继母强迫入山拾栗,无意间在一幢小屋内遇到了已逝的母亲并受赐一只有神力的小锤,从此改变了命运。这一神话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日本神话中的不同特点)在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日本人的心目中,世界存在“神怪和异界”。他们认为的山中异界多指“神怪和先祖的灵魂”所生活的地方,因此糠福能与母亲相遇并得到赐福,就显得很顺利成章。同时在社会意识上,也体现了日本对家族观念的重视。在日本版“灰姑娘”的故事中,超自然中介具有两重性。对糠福而言,母亲的亡魂是获取超自然力量的小锤的中介;对于故事的整体发展而言,山中异界又成为连接两个不同空间的超自然中介。
3.格林童话版的“灰姑娘”。最后,我们看一下格林童话版的“灰姑娘”。格林童话版是贝罗版“灰姑娘”的前身,其故事的展开过程依然牢牢地遵循着神话性的模式,从故事形态上来说,它是最接近欧洲“灰姑娘”故事原型的。在这个故事中,“灰姑娘”是一个处于苦难中且无助的人。但凭借一颗纯洁善良的心灵,她得到超自然力量的帮助,并最终脱离了苦难、得到了幸福。在笔者看来格林童话版的“灰姑娘”故事,在神话性文化上表现出两个特点。在中介作用上。格林童话版故事中的灰外套、壁炉、小鸟、豆、鸠,榛树、母亲的亡灵等等这一系列情节,无论哪一个都具有联系“生和死”的中介作用。因此,格林版的故事是一个中介搭建起来作品。在格林版的“灰姑娘”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通过连续不断的中介形式,试图将故事中的世界填满的愿望。在社会意识上。故事中比较明显地表现出对追求身份地位的欲望,也表现出社会不同阶层相互连接的可行性,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原始的不同版本“灰姑娘”故事中,虽然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成不同的神话,但是对神话性的思考具有如下共同的文化特性。一是以神话形式,表达社会意识和价值观。二是神话性需要存在中介形式,中介具有实现故事目标的作用。
三是中介具有连贯性、逻辑性,不能凭空出现。四、“灰姑娘”故事从贝罗到迪士尼的神话演变1.贝罗从神话到“超神话”的演变。在欧洲流传最广,并为众人所熟悉的近代版“灰姑娘”的形象,是出自法国作家夏尔·贝罗一篇名为《》(即《仙杜瑞拉》)的童话故事。在各种原始版的“灰姑娘”中,往往注重身边的事物来进行想象,从而创造出相互关联的神话。但夏尔·贝罗为便于法国王室等上层社会所接受,将流传于法国民间的“灰姑娘”故事进行了改编。正是这次改编,使原本存在于“灰姑娘”故事中的神话因素被逐渐淡化,并以“超神话”的方式,使历史神话产生了演变。一是淡化心灵表达。以故事中炉灶边的情节设计为例。在原版中,为反映人性的基本特点,故事中设计了“灰姑娘”在炉灶边对母亲的思念的情节,其主题是反映“灰姑娘”纯洁善良的心灵,这也是人与神能够沟通的基础。但是,这个原本是为了表达“灰姑娘”思念亡母的心灵情感,却在贝罗的改编中,错解成为强调“灰姑娘”外表表现,即灰头土面,受人歧视,处于最底层的外表形象。笔者认为,贝罗之所以对原版中一些情节产生错解,其原因可能与贝罗本人并非穷人身份,难以切实体会隐含于情节中的深意有关。
这样的表达形式,也可能隐含了上层社会所需要的优越感。因此,他所体现的炉灶边情节的与原版的意识表达上出现了差异。二是打破中介的逻辑性。为适应上层社会的时代欣赏性,贝罗在改编中,打破了中介的逻辑性,创造出了“超神话”的“魔力”。如:格林版“灰姑娘”中有一个推动着故事整体发展的重要“中介”。首先以“榛树”为中介;然后从“榛树”引出新的中介“小鸟”;再从“小鸟”引出作为“灰姑娘”面对继母的难题,拣出撒在灰中的“豆子”等等。“榛树”、“小鸟”、“豆子”等先后出现的逻辑性,使格林版的“灰姑娘”依靠这些彼此存在联系的“中介”,最终达到幸福的终点。但是,这种原为加强故事逻辑性,出现于故事中的自然的或超自然的过渡关系,对于生活在上层社会的人们来说理解上存在相当难度。为此,贝罗不得不重新考虑这中间的过渡关系,为避免“中介”之间关系的复杂化,能让读者简单易懂地接受贝罗版的“灰姑娘”,他想到了运用所谓“魔法”的便利方法。三是创造超神话的新“魔力”。在贝罗的“灰姑娘”故事中,首次出现了仙女这个角色。其中有一个重要情节,那些被认为比在厨房工作的女人们更低等的诸如豚鼠和蜥蜴之类的动物以及南瓜之类的蔬菜,通过仙女的“魔法”,摇身一变纷纷成了华丽的马和马车。
这种“魔法或神力”,且不论实际存在与否,原本只是被作为民间故事或童话中的一种能使中介的功能得以较为理论性展开的手段,此时却在无形中变成了整个故事的主角。在笔者看来,贝罗在改编格林版的“灰姑娘”中,对故事的神话性产生了演变。一是使中介处于一种非连续性的状态。对神话性而言,存在中介的意义是作为一种补充理论上缺陷的手段。其“神或魔法”的作用,仅限于构成各中介之间的合理联系,并努力使整体的理论性趋于完整。同时,从神话性的思考角度来说,在毫无前兆和理论性解释铺垫下,用魔法来瞬间改变一切的做法并不合理。因此,贝罗创造的“超神话”的魔法方式,虽然简化了故事的结构,但是从人的正常思维的角度难以联系,从站在神话性的思考角度上它也是有逻辑性被割断问题。这只会给故事的整体展开带来负面的效果。
以上为陆作网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 难忘的六一儿童节作文400字
- 下一篇: 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中考作文预测题范文青春最美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