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人与君立黄昏,谁人问君粥可温,婚姻并不一定是爱情的坟墓。
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从歌词到诗文,这样的一个短句携带着它的种种变体席卷了各大论坛社区,在网易云音乐评论区这样的文青重灾区更是引起了一场吟咏孤独的狂潮。
追本溯源,短句最初作为一句歌词,出现在一首名叫《寄芸》的歌中,而对比众多变体,不难发现,有两个意象几乎是不变的:“温粥”与“黄昏”。
黄昏温粥究竟是什么典故?《寄芸》又究竟是寄给何人的呢?
短句孤独到可怕的意境背后其实有着一段令无数人向往的美好过往。
这芸便是陈芸,沈复的结发妻子,而黄昏温粥则是他们的专属爱情故事。
缘起缘灭,不过一是碗薄粥,却煲尽了陈芸与沈复一生的恩爱。
陈芸是谁
陈芸聪颖明慧,多有才思,又天生好学,林语堂先生称她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
《浮生六记》开篇这样介绍陈芸如何识字:“无意中从书筐中找到白居易的《琵琶行》才开始识字的她,在刺绣闲暇的时候,竟然渐渐就可以通篇吟咏了。”
而陈芸的魅力远不止于此,独立,聪敏,贤良,深情 …… 她是如此真实丰富,罗列性格特点绝不能拼凑出她完整的形象,我们必须要走进她的人生。
相识
陈芸,比沈复大上了十个月,是沈复的表姐,而在那个年代,这种身份关系对他们的结合也许反而是种优势: “姑表亲,亲上加亲”,家族在考虑亲事时会优先考虑同族的表姐弟或是表兄妹,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婚姻生活的真实写照。
毕竟在那些慢节奏的时光里,车、马、邮件都很慢,同一个大院内两小无猜的相识相知,外人是很难超越的。
生于没落书香门第的陈芸,四岁丧父,自小靠刺绣赚钱贴补家用,供养弟弟在私塾读书。
初次见面后,沈复就被陈芸的坚韧与才思深深吸引,十三岁的他在母亲面前立下了“非她不娶”的誓言。
同一年的冬天,二人再次相遇在家人的婚礼,陈芸为饥肠辘辘的沈复专藏了热粥小菜,拉他来吃,不料却被一众亲戚戏弄嘲笑,于是不欢而散。从那后,陈芸开始刻意回避沈复,一对佳偶险些从此无缘。
这样的遗憾总让我想起校园时期的爱情,两个人彼此爱慕彼此试探,又在他人的哄笑声中彼此疏远,兜兜转转,却最终总会移山填海再度结缘。
年轻的情爱总是相似,被人哄笑地大传绯闻后,八卦中心的两人会刻意保持距离,却也总是逃不开宿命般的,最终走进彼此的生命。
在沈复,沈三白的笔下,不欢而散的下一幕便是洞房花烛前十里黄昏歌词,而红盖头下的人正是陈芸。中间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也不重要,因为对沈先生而言,有陈芸相伴的人生可以写够整整六卷浮生,而没有陈芸为伴的日子只值几行。
相伴
陈芸也算略通诗词,只可惜大多没有成篇,还曾因此受过沈复戏弄。
沈复的戏耍与“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想法没有束缚陈芸,她热爱读书,渴望知识,比起珠宝胭脂她更爱古书古画,甚至在洞房花烛夜都不放过丰富自己的机会。
在新婚之夜,卸妆后的陈芸偶然在房中寻到了一本《西厢记》 认真研读了起来,完全忘却了一天的疲倦,也正是这样的知性气质胜过万千涂脂抹粉的性感,深深击中了沈复的心,二人亲昵相抚,比肩耳语,仿佛密友重逢一般。也由此开启了两人23年的恩爱生活。
古代但凡是有些文采的人,大多心性难定,而陈芸却能让沈复几乎一心相对,甚至在他的自传体作品中也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封建礼教淹没女性形象的时代里,如此女子堪称不凡。
倒不像是武则天或是慈禧太后式的女权精英:不顾家庭,孤注一掷。陈芸更希望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传统礼教达成和解。既不打算与主流观念正面为敌,也不希望任何观念阻止她去爱自己想爱的人。看到这样的她,我只想的到温柔二字。
“追求爱情中两人彼此的独立与平等,同心同德,相知相扶。”这样的婚姻观即使在现代也是弥足珍贵的。
整整23年,两人形影相随,创造了无数爱情佳话:
中秋共游沧浪亭;七夕互选鸳鸯印
布衣饭菜,泛舟天涯;祭拜月老,定来世盟约。
对她们而言,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反而是爱情的延续与升华。
相互信任尊重,相知相爱相扶,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这样的爱情与婚姻确实值得千古传唱。
多面的陈芸绝不是一个矫情的大家小姐,除了这些文人风雅,在平凡岁月里芸娘实实在在的是一个风趣活泼的俏皮姑娘,用现在的话说“拥有着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
一次沈复嘲弄她爱吃腐乳卤瓜,陈芸马上反驳:“你不也爱啃大蒜么?还有脸说我?”由此引发了一场风趣绝妙的互怼,她还大笑的将臭豆腐向丈夫嘴边抹去。
芸娘多次女扮男装与丈夫出门散心,逛庙会,喝茶泛舟,可以说是随性到了极致;还有一次与丈夫和渔女在舟中嬉戏,被人以讹传讹。转日,嘴碎的邻居问道“你丈夫在船上嫖了两个妓女,这事你还不知道吧?”怎料芸娘却说“怎么不知,嫖的正是老娘!”
哈哈,是不是不同凡响
相隔
如果只谈爱情其实已经可以完美收笔,只是现实总是会给浪漫使脚绊,将美好酿成悲剧。
沈复为人放浪,自恃才华而眼高手低,一生活在山水书画里,不能赚钱养家,空有情怀而不脚踏实地,虽然对芸娘确实是情真意切,却既不能给她小康的生活,也无法给予她足够的安全感,是个风雅的浪漫爱人,却不是个负责任有担当的丈夫。
家人无法忍受他“登徒子”般的行为,与他断绝了关系,甚至迁怒于陈芸,认为陈芸无德,留不住夫君在身边。
此时的她已日渐年老色衰,家境也是每况愈下,对沈复的爱越发不能确认,为了留住夫君,她甚至主动操办起为夫君纳妾的事情。可是陈芸的努力没有结果,纳妾失败,夫君竟开始出入于青楼,与一个“貌似芸娘”的年轻女子交好。这一切都让陈芸十分痛苦。
穷困潦倒,日日烦恼,久病却为了省钱而不肯医治,从闺房之乐到坎坷之愁,风月与恩爱终成过往,芸娘自此一病不起。
在弥留之际,芸娘喝着一碗白粥,感慨一生聚散,与粥结缘,若是写成小说该起名《吃粥记》吧。
后郁郁而终,年仅四十一岁。浮生一梦,终是辜负。
林语堂评陈芸为“最可爱的女子”,她担得起这个名号,心中有爱,懂得爱,能给予爱,也值得被爱。
“卖得了萌,扮得了帅;玩得了小清新前十里黄昏歌词,咽得下重口味;听得了音乐会,吃得了大排档;我吐槽来她毒舌,我面瘫来她活泼。”以上正是单身男网友的理想型,基本是句玩笑话,可是你去读一读《浮生六记》,细细比对,这样的女神正是陈芸。
拥有爱情却从未有过安稳的生活,虽算不上遇人不淑,但是可爱的芸娘值得更好的归宿。
沈复一生挥金如土,无家无业,就连陈芸的葬礼都是靠朋友接济,更是在母亲年迈,儿子尚未长大的时候打算出家,后被朋友劝下,何等任性,可见一斑。他们的爱情令人羡慕,沈复也算是一枚情种,只可惜是个空有情怀没有担当的样子货。
古代从不缺文思隽永的才子,而沈复得以为后人所知也多是拜《浮生六记》所赐,而《浮生六记》是胜在立意而非文笔,所以与其说是沈复让芸娘百年长存,我倒认为是陈芸使沈复不被平庸埋没。
每每想到这儿,更是心痛,他们的爱情堪称完美,让人羡慕不已,可他们生活的悲剧却足以击碎一切唯爱与唯美主义。
爱情是人生中最绚烂的部分,可惜,这并不代表拥有了爱情便拥有了绚烂的人生。
下载畅读APP,关注“五味”,我在这里给你温暖。
以上为陆作网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 「不一而足」不一而足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 下一篇: 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