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同步 · 统编版必修上《学写文学短评 》教学设计
文学短评属于文学评论。文学评论是指对各种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作品、文学发展史、文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文章。高中学生写文学评论,一般只要求对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这种文学短评虽然篇幅短小,但它也必须是一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观点鲜明、语言流畅、短小精悍的文章。文学短评也有人称它为鉴赏短文。
要写好文学短评,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一、阅读文本,确定感点
认真阅读全文是写好文学短评的关键,因为只有细致地阅读作品,才能对作品有深刻的理解,才能形成独特的见解和评论的切点。如果学生对作品读得不深,悟得不透,就只能泛泛而谈。学生在行文之前,一定要反复阅读文本,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阅读可以采取“总—分—总”的步骤。第一个“总”是从头至尾把作品通读一遍,得出文章的总体印象。“分”是对文章的重点语句和段落仔细审读,找出画龙点睛的句子,并通过分析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主要特色。第二个“总”是获得对作品完整的本质的认识,对作品的思路、结构、主旨做出自己的判断。那么,把握了作品的主要内容、抓住了作品的主要特色之后,学生究竟应该从哪个角度、选择哪个题目来写呢?这就牵涉到一个确定感点的问题。要想写好文学短评,要有自己的发现或者观点,尽量不去重复他人的观点,更不要人云亦云。
二、角度集中,观点鲜明
就文学作品而言,可供评论的方面很多,我们千万不要贪多求全。选择的论题尽可能集中,所选角度要尽可能小点,这样才能见“微”而显“著”,以“小”见“大”。学生的写作实践表明:往往想要面面俱到,结果却是面面不到,或者变成泛泛而谈。譬如“艺术手法赏析”,涉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多个方向;其中“表达方式”,又包括叙事、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多个方面;而“叙事”这一方面,又含顺序、人称、详略等若干个“点”。区区300字左右的篇幅,绝不可能也不应该面面俱到。写作时,只能抓住其中的一“点”,集中笔墨,作透彻分析,深入挖掘。只有把“口子”开小一点,才能论得清楚,议得到位。选择的论题应是自己阅读或欣赏感受最真切的、认识最深刻的一点,诸如感人的形象,动人的情节,壮观的场面,新颖的开头,耐人寻味的结尾,富有哲理的语言及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等。总之,一句话,写文学短评角度要“小”,开掘要“深”。
三、叙议结合,语言精警
文学短评是针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所以对作品的叙述是必不可少的。但“叙”不同于一般记叙文中的叙,它叙述的是文学作品中的部分内容,或是复述性的简介,或是概括性的节录。复述须要言不烦,避免繁琐零乱;节录只须截取关键性的语句,不能大段大段地照搬。另外,复述受到内容的约束,不能对原文内容进行创新。文学短评,重在一个“评”字,叙只是手段,评才是目的。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学生在评论作品时容易犯重叙轻议甚至以叙代议的毛病,把文学短评写成文学作品的“内容提要”。在评论时要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结合,既有作者的观点,又有从作品中得来的材料;分析和评论结合,既有对作品内容或形式的分析,又有作者的理性判断。或先叙后评,或边叙边评,叙议结合,评析结合,从而更透彻地分析原文内容,更深入地阐明自己的观点。此外,文学短评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不拖泥带水,尽量句句都起一定作用。
四、巧妙构思,合理安排
文学短评作为一篇文章,不同于简答题,结构必须完整。首先要有标题,力求新颖,精辟。其次要开好头,简明扼要地亮出观点,最好独立成段,以便让阅读者一目了然。接着就要根据内容的特征或需要,安排好正文的结构。最后加个简单的结尾。下面三种结构可供参考:
1.“总分总”式结构。开头概括复述原文,点出要强调之处,引出论点。中间分析论证,边节录复述,边分析评论,根据需要还可以联系实际,适当引申发挥。结尾重新照应开头,进一步明确、深化论点。
2.论据并列式结构。这种结构开头简明概括全文观点,然后从作品中搜集论据,一一列举分析。最后简单结尾,或作小结,或作强调,或发感慨,或谈启发等。
3.论点并列式结构。赏析短文虽小,但中心明确。这一中心有时还可以“化整为零”,可以分化为几个分论点或具体的方面加以评述。比如人物形象的赏析,可以用这种模式从不同角度赏析人物的具体性格特点。
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文学短评的定义及基本特征;了解文学评论以议为主、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特点,掌握写作文学短评的基本技法,把握“叙”与“议”的尺度与比重。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能对文学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和进行有创意地表达,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体会作品艺术之美,提高文学艺术鉴赏的水平与能力,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教学重点把握文学短评写作的基本要求;探讨文学评论的写法。教学难点区分“评论”和“读后感”的界限;把握“叙”与“议”的尺度与比重。教学过程一、识特征1.什么是短评?顾名思义, “短”是指它篇幅短小, “评”是指在文体上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它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社会评论、文学评论、艺术评论。2.什么是文学短评?文学短评是文学评论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评论对象,并对对象的某一点进行深入品析和阐发,进而得出某个评论性观点。文学短评是对作家、作品和其他文学现象进行评论而篇幅相对短小的一类文章,主要是评论作家创作的得失,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二、明方法1.“渠清如许有源头,识得庐山真面目”----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短评写作之前,一定要先置身作品之中,读懂作品;然后又要跳出作品,远而观之,客观超然评价作品。
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只有入乎其内,才能细致地阅读作品,才可能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有真切的感觉,才能准确把握评论对象;而只有出乎其外,才能对评论对象有准确的把握,才能形成自己的见解,从而明确自己的观点或评论的中心,否则只能是泛泛而谈。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ID:)怎样做到既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呢?首先,一定要仔细阅读全文,精读作品,找出作品中画龙点睛的句子,认真揣摩、品味作品中重要的词语、句子、段落,明确文章的主旨,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层次,力争有较深的感受和独到的发现。其次,阅读作品时可回忆作者生平、创作风格、写作背景等知识,借此可帮助我们探知作者写作此文的意图、目的,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题。如何阅读文学作品呢?我们一般采取“总体—部分—总体”的步骤。“总体”,就是从头至尾通读作品,得出初步而概括的印象。“部分”,就是对重要部分仔细地阅读,找出画龙点睛的句子,通过分析研究,加深印象,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主要的特色,初步形成观点。“总体”,就是再次浏览全文,获得对作品全面完整的认识,最后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作出自己准确的判断。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定题小巧,选准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同一作品,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就可以获得不同的认识,获取不同的短评写作角度。要想写好文学短评,一定要精心选择好角度,切题要小。选择自己有所研究的、有所心得的、把握得最准确的、能够评好的角度来写。文学短评写作的角度与内容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写文学短评可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构思技巧、语言特色入手,选择作品内容或者作品形式的某一个特点进行评论,定题要小而巧,做到突破一“点”,兼顾全部。(1)赏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这类题目主要是评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指出作品有何积极意义或局限性。赏析主题常用的术语有:中心突出、主题深刻、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深化主题等。(2)分析作品的形象。文学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感情的生活图案,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3)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①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②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③叙述方式,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④描写方式,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⑤描写技法,如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⑥抒情方式,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⑦意境的创设、修辞的运用等。⑷分析作品的构思技巧。①写作思路,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一个方面到几个方面等;②文章线索,如以某个中心事件为线索,以人物、感情、时间、空间为线索等;③层次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分—分;④结构方式,如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交错式结构等;⑤选材特点,如生动典型、来自生活、新鲜亲切等;⑥行文布局,如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自然、前后呼应、伏笔铺垫、欲扬先抑、详略得当等。⑸鉴赏作品的语言。
鉴赏作品的语言,一是要分析作品的语言特点,如准确、简练、生动、形象、清新、绚丽、质朴等;二是要品味作品的语言风格,如幽默、辛辣、平实、自然、明快、简明、含蓄、深沉等;三是要分析作品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对比、夸张、反语、双关、互文、反复等。其他方面比如粗笔勾勒(简洁的语言描写);体物入微(描写细致入微、刻画细致生动);惟妙惟肖(描写逼真,多指人或动物);浓墨重彩(描写详尽、细腻);行云流水(结构、语言自然流畅);语言特点(准确、简练、生动、形象、清新、绚丽、质朴);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明快、简明、含蓄、深沉、洗练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作文500字,淋漓酣畅,情韵悠长,回味无穷)等等。3.“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观点鲜明,视角新颖。文学短评,顾名思义,就是要“评”——要评论,要论述,要讲道理。写文学短评要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然后就原作内容进行复述或引用,应采用“述评结合”的方法,阐释自己的看法。写作时,首先要根据命题者的要求确定评论重点,有明确的评价。确定了评论重点,就确定了评论的中心,也就确定了鉴赏、评价的主攻方向。一般的议论文要有中心论点或论述中心,文学评论也是这样。
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就是对作品的评价,这个评价一定要明确。没有明确的评价,文章就没有统帅,没有灵魂。评论、说理是短评的重头戏,决定着一篇短评的价值高低和分量轻重。要写好短评的评论说理部分,除了注意议论的三要素和运用各种逻辑推理外,关键是要说新理——要有新的评论角度,要提出独到的见解,写出独到的认识,表达个性化的阅读体验。对文学作品的评价视角要新颖,要能有独到的、恰当的见地与发现。如评《登高》“无边落木”一联,可解读出“杜甫绵长的心思如江水流动无法停止”的蕴意;也可解读出“落叶归根,长江东去”,诗人在寻找归处,由景及人,表达了无尽的哀愁。4.“慧眼识得东风面,文内文外总是春” ----安排结构,注重写法。文学短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短评的结构要小巧而完整。通常情况下,一般采用“①总—②分—③总”、“总—分”、“分—总”的结构模式。①“总”,就是开头用简短精练的语言,开门见山地把这篇文学短评总的内容概述出来。②“分”,就是对照作品作深入的分析思考,有的放矢地列出鉴赏评析的要点,然后采用叙评结合、评析结合的手法,对原作品作深入的、有条理的分析。③“总”就是结尾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在文学评论中,采用叙议结合、评析结合的写法。
“叙”是指对作品内容的复述、介绍或引用,“议”则包含分析和评价两个方面——分析,是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揭示的过程;评价,则是作者通过分析得到的结论,即对作品或作者艺术创造的总的看法,也就是文学评论的中心论点。要注意处理“叙”“议”关系——“叙”“议”要把握一个完美的分寸,即“叙”“议”的比重----“叙”为轻,“议”为重;“叙”概括,“议”详尽。“叙”与“议”的关系,实际上是论据与论点、材料与观点的关系,“叙”是为“议”服务的;“析”与“评”的关系,实际上是论证与论点的关系,“析”是为“评”服务的。我们知道,在议论文中,材料与观点,论据、论证与论点,都是应该统一的。所以,在文学评论中,叙、议、评这几方面应该有机地结台在一起,夹叙夹议、精叙详议、评析结合,而评价有的是通过分析水到渠成地显现出来的。三、析实例1.课堂练习:请从本单元作品中任选一篇,写一则鉴赏短文,500字即可。2.误例分析:甲同学写了一篇名为“书生误国”的文段,请大家对他的习作给出诊断。书生误国《声声慢》的文学造诣值得肯定,叠词被李清照用得出神入化,家仇国恨、悲愁无奈透于字里行间,其悲惹人哀叹。这首词固是佳作,但透出的却是宋人对国家的无力。
宋朝的文人,太平时吟诗作赋风花雪月,战乱时高淡阔论纸上谈兵,国破后凄凄惨惨戚戚,难怪宋朝会亡。固然不要求李清照提刀上阵,且她也确是乱世的牺牲品,但她身后的那些文人,却是宋朝积贫积弱、腐朽不堪的根由。若是这些文人能多点血性,也就不会催生出李清照这样凄苦的词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作文500字,当然也就难有山河破碎后如《声声慢》一般悲愁的名篇。在《声声慢》中,我看到的是书生误国。分析:这不是文学短评,而是读后感。是结合作者的经历,联系当时社会现实写感想、体会。文学短评不是读后感,文学评论与读后感有着明显的区别。文学评论是对作品作客观的评价,对象仅限于文学作品;读后感是写读了作品之后的主观感受,对象包括所有体裁的作品。我们一定要提高文体的区分意识,区分“文学短评”与“读后感”的文体差异。就文学短评而言,我们更应该进入作品的内里,以作品本身的艺术为评论对象。3.正例分析。《声声慢》叠词之妙光阴荏苒,原以为前方会有设想过千万遍的细水长流,却不曾想,那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丈夫的离去,引起了词人开头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参戚戚”。我寻寻觅觅着丈夫的身影,猛然回头,却发现只有冷冷清清的厅堂,一宵海棠零落尽,从此清秋再无人,剩下的,大概只有我心中的凄凄惨惨威戚了吧。
词人用的十四叠字,虽无一“愁”字,却无不言“愁”。绵长的叠字,将她的“愁”不断延伸。岁月蹉跎,故人已长逝,早已是几年踪迹几年心,而红颜白发,刹那芳华,独留一人,情何以堪。若词人舍去这叠词的用法,变成“寻觅,冷清、凄惨戚”的话,哪里还会有“期待是最漫长的绝望”之说。爱不可说,忆不可说,愁不可说,痛不可说,只能让这不断重复的字表达心中所感:烟波渺渺梦几度,良辰美景虚无数。待到秋时花开尽,暮雨相思离人误。分析:该评论语言很流畅,辞藻特別华美,显示了她很好的文学素养。本文段最大的特点就是文辞兼备。文学短评需要兼顾文学性,诗词是文学殿堂里璀璨的明珠,特别是面对这样的精品,用诗化的语言营造诗化的意境,是评论本词的必需。关注音韵,从叠词音律产生的绵长来写愁之不绝如缕,并且运用了对比论证。用最直观的方式感知两者的差异与差距。4.名家赏析:同样是评论这十四个字,有人说,著名文学评论家傅庚生的评论最能传达开篇十四字的美妙----《声声慢》中叠词之妙……《词苑丛谈》云:“李清照《声声慢·秋闺》词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也。”辞亦不甚了了,若论其音韵,似稍有所会矣;若论其字之重叠,错落如珠,则只是皮相观耳,未尝搔到痒处也。
此十四字之妙:妙在迭字,一也,妙在有层次,二也,妙在曲尽思妇之情,三也。良人既已行矣,而心似有未信其即去者,用以“寻寻” 。寻寻之未见也,而心似仍有未信其便去者,用又“觅觅”;觅者,寻而又细察之也。觅觅之终未有得,是良人真个去矣,闺闼之内,渐以“冷冷”;冷冷,外也,非内也。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矣。又继之以“凄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心不堪任。故终之以“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似此步步写来,自疑而信,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多细腻!不然,将求迭字之巧,必贻堆砌之讥,一涉堆砌,则迭字不足云巧矣。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且也,此等心情,惟女儿能有之,此等笔墨,惟女儿能出之。设使其征人为女,居者为男,吾知其破题儿便已确信伊人之不在迩也,当无寻寻觅觅之事,男儿之心粗故也。能词之士,多昂藏丈夫勉学莺莺燕燕者,故不能下如此之十四迭字耳。分析:从行文的构思来看,对叠词的分析更深入且渐次分层,从三个方面层层推进论述,不蔓不枝。文学短评在文体范畴上属于议论文,所以要求论点明晰,论证有条理性和逻辑感,这种逻辑推进可依托一些连词或者关联词来实现,如“不然”“且也”。论证方式多样,比如对比论证、正反论证、假设论证,由浅入深,有深度与见地。四、展才华1.布置作业:从本单元作品中任选一篇,写一则鉴赏短文。2.实例参考浅析《琵琶行并序》中的音乐描写
①音乐本是无形之物,很难用语言文字直接描写。因为它那飘忽即逝的音响、旋律,是很不容易被捕提和表现的。其中所含的“幽愁暗恨”更是十分抽象、难于言传的。诗人白居易平日深厚的音乐修养和驾驭语言艺术的厚实功力,使他笔下生花,成功地写出了琵琶演奏的精彩片段。在白居易的笔下,那复杂多变的琵琶声,被描绘得层次丰富、音色分明。②诗人描绘音乐的比喻手法、以声传情以及将人物的往事与现实联系起来以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是音乐描写中的亮点。③在诗中的音乐描写中,诗人多方设喻,以表现琵瑟曲中复杂、细微的音响变化。用许多有形象、新鲜、贴切的比喻来描写极难用语言摹写的美妙乐声,给读者留下了十分深刻和具体的印象。如以人们在生活中可以听到的声音作比,以骤降的“急雨"比喻粗弦的繁音促节,以小女儿般的轻柔“私语”比喻细弦细碎绵密的声调,以大珠小珠洒落玉盘比喻乐声的高低音调,以“花底”的“莺语”、“冰下”的 “泉流”比喻乐声流动的婉转与幽咽若凝,以“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比喻乐声暂时休止后又骤然响起,以“裂帛”声比喻四弦齐拔时乐声的清脆短促,响亮非凡。在妙语联翩中赋予抽象的音乐以生动形象、具体之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这些形象贴切的比喻,把美妙的旋律、变化的节奏表现得淋漓尽致。
④音乐描写,做到了以声传情,声情交融。把音乐与演奏者的身世之悲、听者(诗人)的主观感受结合在一起来写,大大加深了读者对乐曲内容及其内在情韵的体验。如果说琵琵女在校音定调时,已流露出情感,那么,随着正式弹奏的开始,感情的流露渐趋明朗。在千变万化的曲调旋律中,诗人仍然意在表现人物的感情。整个演奏过程,或低回掩抑,如泣如诉;或圆润流美,莺歌玉转;或高亢明快,铁骑交锋,无不生动地传达出演奏者内心深处浪涛般起伏不平的感情,交织着她对人生诸般滋味的深切感受。⑤不仅如此,音乐又将人物的往事与现实联系起来,推动故事情节向纵深发展。琵琶女身世飘零的命运,白居易政治上遭受打击、贬谪偏远的不幸,都不是偶然的。由于命运的相似,两个萍水相逢的艺术家才可能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共鸣中,一个重弹,一个重听。诗末六句更是写出了悲凄的乐曲,声声扣人心扉,满座皆泣,尤以诗人最是心潮澎湃,以至泪湿青衫,难以自已。声声乐曲、滴滴泪水,将两位艺术家对人生、社会的一腔齑粉不平尽情宣泄,长诗就在这浓重的感伤气氛中被推向高潮,戛然收束。⑥总的来说,《琵瑟行》的音乐描写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是一个典范的存在。它的创作手法,它表现诗人情感与琵琶女身世的巧妙结合,它的对音乐的透彻的理解,对我们现在和将来的文学创作都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亮点评析【1】题目以小见大,极好地处理了文学短评中“点”与“面”的关系。《琵琶行并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无论是其细密的结构、清晰的层次,还是曲折动人的情节,无不为后人所称道。本文着重选取了音乐描写这一方面,足以体现作者选点的精心独到。张老师的语文工作室(ID:)【2】从原文中举出实例,“叙”“议”有机结合。【3】语言表达准确、简洁,有一定的文采,适当引用了原文精彩的语句。【4】选择恰当的评析角度对作品进行点评。第③段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点评,第④段从情感的角度点评,第⑤段从故事情节的角度和人物命运的角度进行点评,注意了点评角度的层次性和针对性。【5】③④⑤段从分析原文中音乐摘写的具体内容入手,分别分析了音乐描写中的比喻手读、以声传情和将人物的往事与现实联系起来以推动故事情节回纵深发展的描写亮点,做到了“叙”“议”有机结合。【6】采用文学评论的"总一分一总”的基本结构模式。文章第②段是文学短评的总纲,③④⑤段开头画线句子是分条论述,第⑥段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点评本篇文学短评有如下亮点:一是精心选点,以小见大;二是切口虽小,挖掘颇深;三是论据充分,评论深刻。同时能够做到“叙”“议”有机结合,是一篇规范的、有深度的、有见解的文学短评。
高中全 9 科请关注(新高一、新高二、新高三)初中、高中语文专题请关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古诗词、名著导读、写作素材及方法)小学、初中语文请关注(1-6年级同步、7-9年级同步、小升初、中考)
2022全国高考真题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文章均由张老师的工作室(ID:)编辑整理,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转载请申请授权并标明准确出处!否则,本公众号将使用媒体监督和法律诉讼的手段,追究一切侵权责任!
以上为陆作网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 英语写作翻译题:my child hood
- 下一篇: 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考点及答题技巧